趙公權沒有想明白,問道:“王爺,蕭雲讓滄浪書院的人做官,那些人肯定不講人情,有什麼好的?”
人情是私情,有了人情才有私情,才能徇私枉法。
如果那些人不講人情,趙公權無法下手搞事情。
宇文護笑道:“不不不,屈安世何等人,我們都很清楚,他不攀附本王,也肯定不攀附蕭雲。”
“所以,如果屈安世的弟子入朝做官,此事對我們大有利!”
趙公權轉念思索,點頭道:“對呀,屈安世沽名釣譽,門下都是以名節自詡的人,就算蕭雲請他們入仕,也不是蕭雲的門生。”
宇文護點頭道:“對,到時候隻要讓蕭雲出事,朝中百官必然群起彈劾。”
“本王真沒想到,蕭雲居然會出此昏招,掌控軍政大權的好時機,居然主動放棄,幼稚啊,太幼稚了!”
趙公權譏諷道:“如此說來,這屈安世和蕭雲還挺般配,都是沽名釣譽之輩。”
宇文護點頭道:“不錯,為了不讓天下人說他是權臣,居然主動放棄朝政大權,蠢材也!”
突然間,宇文護的心情好了。
在他眼裡,這是蕭雲最大的弱點,可以作為一個靶子,狠狠攻擊!
“愚蠢至極!”
趙公權哈哈大笑。
...
早上出發,中午時分到了一座山前,一條不大的小路通往裡麵。
山不算高,但鬱鬱蔥蔥,風景秀麗。
“好地方。”
赫連勃讚歎道。
他是北人,山見得不多,特彆是草木蔥蘢、山清水秀的山,他很少見到。
“走!”
蕭雲放慢了速度,緩緩往裡走。
進了山裡,偶爾能看到樵采之人,還有散布的水田,有人正在收割稻米。
見到蕭雲,眾人抬頭看了一下,又繼續忙自己的事情。
“真奇怪,這些人不像農夫、樵夫。”
李忠暗暗警惕,擔心有埋伏。
蕭雲說道:“沒什麼好奇怪的,大概是書院的弟子。”
古人講究耕讀一體,春夏耕種,秋冬讀書。
這種做法非常好,讀書人當官以後,知道百姓如何耕種,也知道耕種的辛苦,防止何不食肉糜。
繼續往前,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風吹過,竹林碧波翻滾,令人心曠神怡。
赫連勃饒有興致地望著竹林,嘖嘖稱讚道:“這就是竹林啊,好看。”
李忠鄙視道:“這都沒見過,竹林到處都是。”
赫連勃嘿嘿笑道:“不一樣,我們那裡沒有竹林,真好看。”
竹林下,一座書院隱藏其中,蕭雲讓赫連勃帶兵留下,下馬帶著李忠往裡走。
走到林下,抬頭是一座石牌坊,上麵寫著:滄浪書院。
走過牌坊,可以聽到讀書之聲。
“你們是誰?你們找誰?”
一個小書童抱著一卷書走過,見到蕭雲,停下來詢問。
“我是蕭雲,來拜見屈院長。”
小書童好奇地打量蕭雲,問道:“可是平定瘟疫、收複細柳城的蕭雲?”
蕭雲笑道:“正是。”
小書童抱著書匆匆往裡跑。
不多時,一個長相儒雅的中年男子,穿著一襲布衣儒服,從後院走出來,對著蕭雲行禮道:“可是大都督?”
蕭雲回禮:“正是在下,特來拜見屈院長。”
中年男子笑道:“在下屈長安,大都督隨我來。”
蕭雲猜測這個屈長安是屈安世的兒子,從外貌氣質看,還算不錯。
屈長安走在前麵,蕭雲和李忠慢慢走入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