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梟行禮,紫霞道長起身回禮:“將軍有禮。”
崔梟問道:“道長和侯爺是朋友?”
紫霞道長說道:“侯爺到丹國為皇貴妃治病時,貧道與侯爺相識,他曾邀請貧道來齊國京師。”
崔梟點頭道:“不巧,道長來晚了,侯爺已經北上三河郡,並不在京師。”
紫霞道長有些失望,點頭問道:“何時去的?”
崔梟如實告知:“走了一個月多月了,此時早到了三河郡。”
妙真失望地歎息,紫霞道長說道:“如此,貧道往三河郡去,多謝將軍。”
崔梟本想留紫霞道長在道觀住下,等蕭雲回來。
既然要走,崔梟自然不好挽留。
帶人送出城外十裡,紫霞道長行禮道謝:“多謝將軍相送。”
崔梟拜道:“道長好走。”
兩人迢迢往三河郡北上。
...
三河郡。
老夫人坐在馬上,龐龍牽著馬,李木蘭陪著,身後跟著幾十個禁衛軍,抬著一口黑漆漆的棺材。
看著周圍,循著記憶,老夫人終於看到那棵大樹。
“那裡,那裡...”
老夫人顫抖的手指向不遠處一棵大槐樹。
龐龍牽著馬加快速度,到了樹下,扶著老夫人下馬。
老夫人顫顫巍巍地奔向大槐樹,兩手扶著樹乾,看向北麵的一片小土坡,那裡雜草叢生,蘆葦的嫩芽剛剛冒出來。
“這裡,這裡就是你爹的墳...”
“當時為了逃命,匆匆挖個坑埋了,也不知道有沒有被野獸刨出來...”
老夫人擔憂地望著小土坡,龐龍回頭,禁衛軍拿起鋤頭和鏟子,小心地刨去表麵的雜草。
禁衛軍下手很小心,生怕挖斷了屍骨。
往下挖了半米多,可以看到腐化的衣物,禁衛軍停下來,小心地用手挖土,老夫人嘴唇微微顫抖,眼睛通紅,龐龍小心扶著。
土被小心挖掉,露出一些殘存的白骨,還有一口快鏽蝕完的鐵鍋。
看到這口殘存的鐵鍋,老夫人跪在小土坡前麵放聲大哭。
“這就是你爹的屍骨,埋的時候,我怕認不出,就把鐵鍋一起下葬,這就是你爹...”
李木蘭跟著跪下哭泣,龐龍走上前,對著白骨慢慢跪下。
他沒見過父親,所有關於父親的事情,都是從老夫人那裡得知的。
他對著墳墓跪下,是因為自己的娘親。
“那時候我們逃難,狁人在後麵追殺,你父親為了保護我們,背上中了一箭,傷口不停地流血,我們跑到這裡,你爹跑不動了,他說...他說要把你生下來養大,讓我往南逃...”
老夫人一邊哭一邊說,龐龍漸漸落下淚來。
幾十個禁衛軍看著老夫人痛哭,心裡也不好受。
這麼年紀的人了,若非痛徹心扉,絕不會這樣。
“把我的誥命文書拿來...”
老夫人擦了擦眼淚,龐龍從箱子裡拿出誥命文書,老夫人接了,大哭道:“當家的,我把孩子養大了,當了大統領,有出息,我得了皇上的誥命文書,來接你了...”
回想當年逃難的場景,在瓦子街的苦楚,積攢幾十年的悲傷傾瀉而出,老夫人哭得撕心裂肺,禁衛軍唏噓不已,跟著垂淚。
等哭完了,龐龍親手將殘存的屍骨和鐵鍋收進棺材裡,老夫人把誥命文書一起放進去。
收斂完畢,龐龍扶著老夫人上馬,啟程回三河郡。
一路上,老夫人低著頭不說話,許是哭得太厲害,力氣哭沒了。
龐龍牽著馬,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京師已經安全了,他留在京師沒什麼意義,國仇家恨,他決心北上,和蕭雲一起對付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