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神後覺得自己答應得莫名其妙,不由再確認一遍,“您是說,見熙姐兒一麵?”
繆承謙垂眸不語。
薑勇毅不敢再問忙吩咐人去安排。
待到殿下離開往順意齋去了,他趕緊叫人喊了兩個府裡的管事媽媽,去順意齋的院門口守著。
他倒不怕殿下對熙姐兒有甚不軌行為。
笑話,堂堂攝政王,想要天下哪個女子不成?怎還需要繞個大彎兒地這樣尋了區區伯府堂小姐意圖不軌。
他是怕熙姐兒說話行事不小心惹到了寂王殿下,再挨罰。
畢竟那位實在是個性子狠戾說一不二的。
有管事媽媽在旁看顧著,萬一情況不對,可幫熙姐兒略作解釋。最不濟也能幫熙姐兒挨板子挨罵,總不好讓嬌滴滴的小姑
娘在王爺跟前受訓。
不過那兩位管事媽媽剛到順意齋門口,就被守著的綠翎衛給拔劍嚇跑了。
綠翎衛乃五品皇家近衛。沒誰敢去惹了這些大人們的晦氣。便是旁邊那些灰翎衛,也是六品官員,領校尉職,不是她們區區小老百姓惹得起的。
她們剛剛逃到遠處。鏡熙便在竹苓的陪伴下走出了屋子。
聽到寂王殿下要召見,她實在是又氣又惱。
氣的是明明之前已經說清了,她不是太後娘娘,他卻還來糾纏。惱的是他居然還想要心心念念著再害了這一世的她。
鏡熙明白寂王為何一而再地來尋她。她那麼像已故的太後娘娘,若有人拿捏著她去見皇上,皇上未必不聽她的。
以寂王縝密的行事作風,定然會想悄悄弄死了她以絕後患。
在此之前見她幾麵,應當是摸清她喜好之類。
皇兒……也不知如今怎樣了。
鏡熙掩下滿心的思念和苦楚,挺直了脊背徑直走上前。
有綠翎衛上前來迎,“還請小姐到池邊相見。殿下正在那兒等您。()”
鏡熙認得他。
此人名喚陶鶴,是繆承謙的親信之一。看似憨厚,實則一手暗器出神入化,一旦被他盯上,還未看清他招式便已瞬間殞命而亡。
這時陶鶴的目光正緊緊釘在竹苓身上。
鏡熙示意竹苓回屋等著,不要前來打擾。目光望著竹苓走向了回屋的路,暗鬆口氣,這才頷首示意,舉步朝著池邊而行。
池邊那道挺拔修長的身影是再熟悉不過的。
他負手而立,聽聞腳步聲回眸望來,輕輕一笑,自有矜貴的風流意態。
這份雍容淡然,是建立在他無比強大權勢之上的。像他這樣到達了權利的頂端,當然從容自若,再無甚可顧慮的。
鏡熙上前福身行禮。
還未來得及膝蓋彎下,就被有力的大手穩穩拖住。
……不必如此客氣。?()?[()”男人的聲音在她耳邊不遠處輕輕響起。
他既是不要這禮數,鏡熙索性直起身,後退幾步遠離。垂眸靜等看他意圖。
繆承謙幾不可聞地歎了口氣。
“聽聞你這順意齋是伯府景致最好的一處,勞煩你帶我到處走走看看。”他緩聲說著,望向她時目光灼灼,“不知堂小姐可有此空閒?”
鏡熙自然是懶得搭理他的。
但穆家二小姐必然得願意才行。
於是她頷首道:“王爺既然開了口,臣女自然有空。”心下腹誹:
這廝住的地方聽聞豪奢華麗得很。當年為了給先皇留下把柄,特意一擲千金打造了那可比肩皇家彆院的寂王府。如今卻說順意齋景致好,虛偽不虛偽?
此時十分虛偽的寂王殿下聽後卻很是高興。
也好。
最起碼她還願意找他的茬。
總好過於一點都不想搭理他對他視若無睹了。
繆
() 承謙的喜悅溢於言表(),對少女作了個請的手勢?()_[((),讓她先行一步,而後隨著她的步伐慢慢走著。
她不願開口,他卻必須找出話題打破兩人之間尷尬的氣氛。
恰好他想安排公孫閒來幫忙阻撓那一樁婚事。
那小子機靈得很,又是從小就跟在他後頭玩的,現在還是他的屬下,聽他命令和向他回稟都十分便利。
便問:“你可知道玄副使公孫閒?”
鏡熙一想到這個人就氣得牙疼。
若非公孫閒鬨出那許多的事情出來,寂王也不會注意到她。
畢竟她唯一會讓寂王忌憚的,可能就是長得像已故的太後娘娘了。
但她這個身份,應當是不認識公孫閒的。在飛翎衛那邊的人看來,她頂多是在袁大將軍府上見過玄副使一回,再多的了解卻不能有了。
而那時候的偷看和公孫閒攔路,都非能夠放到明麵上講的。
她便把自個兒在伯府裡聽到的與鎮國公府略有的牽扯講出來,“自然是知道的。聽姐姐說鎮國公府和伯府有親,認真算來,玄副使是我們叔叔輩的。”
其實明安伯府和鎮國公府這些年來已經很少往來了。
鏡熙現在是想借著這個“和玄副使有親”來淡化寂王想要殺她的心思。
畢竟公孫閒乃寂王親信。
而繆承謙聽了這話後卻驀地一愣,連腳步都不由得放緩。
這輩分,可不太妙。
公孫閒比他還低了一輩,等同於他侄兒輩。
那豈不是她是他孫輩的了?
魏國公府家大業大。他身為魏國公府世子,已經把家業拓展到了寂王府這般。親戚不知多少。
便是絕了明安伯府與馮家的親事,他這個輩分來說,去娶一個孫輩的女孩兒,明麵上也說不過去。
其實可以強娶。
但她就有借口“寧死不嫁”了,他相信她乾得出。
得想個法子讓明安伯府把人主動送到寂王府來最為妥當。
最好這個理由是不得不為之,讓她也心甘情願的才行。
此時此刻,繆承謙忽而十分慶幸,先前刻意在老三薑宏斌那兒埋下的“溫和可親”的印象了。
回到寂王府,他命人去喚天副使。
此人乃九門提督之子,英姿颯爽地前來拜見。見到攝政王當即撩袍跪拜,“屬下見過大人。”
繆承謙隻簡短一句,“召東平王進京。”頓了頓又補充,“速來。”!
() 子醉今迷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