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必須要有船(1 / 2)

張牧穿梭於人群中看著眾人,雖然小麥粥平淡無味,可也是飯。對於長時間沒吃過飽飯的人來說,這無異於山珍海味。

這時,張牧看到一些年紀大的老太太,老爺爺。年紀輕的小孩子,還有挺著大肚子的孕婦也在喝小麥粥,就大聲的喊著:

“六十歲以上的,十歲以下的,身懷六甲的到前麵來,每人領一個饅頭。其他人就不要過來了,你們要理解一下,饅頭就那麼多,我們理應照顧老人孩子和有身孕的人。咱們身強體壯之人,喝粥也是餓不死人,大家說是不是?”

聽到張牧這話,叫好聲不斷,甚至超過了喝粥聲。

於得誌走到張牧麵前彎腰給張牧行了一禮說道:

“公子此舉大於天,他日於得誌但凡有翻身機會,定報此恩。”

聽到這,張牧衝於得誌招手說道:

“老於,說這些乾啥?來,跟你說點事。”

聽到張牧這話,於得誌走到張牧跟前像張牧一樣蹲下喝小麥粥。

“老於,你剛剛說你是江南造船廠的工匠?你們那造船廠有多大?”

聽到張牧聊造船,於得誌立馬來勁。

“公子,其實也不是什麼工匠,就是負責設計造船用的圖紙。我們江南造船廠可是大廠,可以說是整個大唐最大的造船廠。巔峰時期有兩萬多人,後來換了東家,從此一落千丈。”

聽到這,張牧立馬開動腦筋。

大唐最大的造船廠,規模一定不小。

還換了東家,這裡麵的事情就大了。

曆史上整個貞觀年間都是災害不斷,哪年沒有餓死的百姓?

既然國內糧食不夠吃,那為何不到外麵去搶?不對,為何不到外麵去買?

外麵的糧食便宜的要死,彆說給個三瓜倆棗,就是不給錢,人家都賣。

比如南麵的臨邑,安南,暹羅,這三個國家可是出了名的產糧大國。“安南有糧,一年四熟”的記載自古以來就有。

想要到臨邑安南那邊買糧食,就一定得有船。不然,就嶺南那崇山峻嶺,全是山路,單身爬都費勁,更彆提運糧食。

想到這,張牧衝於得誌說道:

“老於,你剛剛說你們江南造船廠換了東家是怎麼回事?”

聽到張牧這麼問,於得誌一口乾了碗中的小麥粥後,擦了擦嘴說道:

“公子,這裡麵的事情可大了。以前戰亂年代我們江南造船廠的東家是蘇州府人,那時候我還隻是一個小學徒,可是我也知道我們東家很好。隔三差五的還給我們整頓肉吃。後來天下大定,李唐得了天下,我們的日子就難了。”

張牧:“………………”

“老於,你的意思是現在江南造船的東家是當今陛下?”

“不是,不是陛下,是範陽盧家。本來五姓七望都是在我們大唐北邊,跟江南沒關係。可是隨著他們支持的李唐得了天下,五姓七望的手就伸進了江南。先是蘇州府知府被換成了清河崔家的人,然後就是江南造船廠東家被查出勾結東瀛人殘害百姓被斬於菜市口。再然後,江南造船廠的東家就變成了範陽盧家之人。”

張牧:“………………”

“那你們前任東家到底有沒有勾結東瀛人?”

“沒有,哪裡會勾結東瀛人?隻不過是賣了船給他們。他們不會造船,就過來購買。做生意嘛,哪裡有生意上門還不做的?”

“那你們東家死的不冤。”

“公子,這話從何說起?賣船給東瀛人就該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