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整個長安城都在忙著賑濟災民。
災荒對於受難的百姓來說是滅頂之災,可是對於那些達官顯貴來說,可就是名利雙收的好機會。
不是有災民嗎?陛下不是想著賑災嗎?咱就賑。口號喊的響響的,然後把家裡的陳糧拿出來一些做做樣子,誰能說什麼?
至於災民最後怎麼辦?開玩笑,那跟咱有啥關係?咱就是整點名聲以後好喝酒裝逼的,難道還真傾家蕩產的去賑濟災民?
此時的博陵崔家貴兵樓裡,世家諸位家主正在喝酒。
酒是好酒河糧台,菜是好菜山珍海味,連牛肉都有。
雖然朝廷有令不得殺牛,可是這些條條框框隻能約束窮苦人,對於那些有權有勢之人一點用處也沒有,他們總有辦法整個律法不允許他們有的東西。
兩圈酒喝過,博陵崔家家主崔作舟往嘴裡送了一塊牛肉一邊嚼著一邊說道:
“各位,你們都設置了幾個施粥點?”
聽到崔作舟這話,眾人笑了。
“老崔,你這話問的有意思了。還幾個?一個還不行?你當我們都是傻子張牧嗎?我可是派人去五俠鎮看了,大大小小施粥點設置了幾百個不說,還都是厚實的小麥粥。用筷子都能撈到麥粒,這一天到晚的,得消耗多少糧食?”
“可不是嘛,我就從來沒見過這種傻子。還是太年輕啊,他以為他收購了一冬天的糧食就可以賑濟災民了?他知道災民有多少嗎?”
“可不是嘛,曆朝曆代的災民根本就不是賑濟完,是死完的。彆看現在災民遍野,你餓他們十天半個月的試試看,至少減少一半。實在不行就餓一個月,總會有人撐不住。死人又不用吃糧食,那得省多少糧食?想著用糧食賑濟災民把災民給賑濟完,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人性都是懶惰的,每天有現成的粥喝,誰還會想著做工?所以,每次賑濟災民,根本就賑濟不完。因為最後災民會變成大爺,隻能餓他們,餓死一些,他們才會老實。”
“各位,咱們彆著急,現在張牧那小子可是在幫我們的忙。”
聽到範陽盧家家主盧克製這話,崔如實趕緊問道:
“老盧,怎麼回事?張牧怎麼是在幫我們的忙?”
“各位,你們想想看,現在長安地界的災民上百萬,城內還有大量的百姓,這些人可是都要吃糧的。現在到處都鬨饑荒,哪裡有糧食送過來?沒有外來糧食,那長安的糧食就是定數,隻會減少,不會增多。現在誰的糧食最多?自然是張牧的糧食最多,他去年收購了一冬天的糧食。我們現在之所以不敢把糧價漲的太多,不就是因為張牧有大量的糧食嗎?現在張牧無休止的開倉放糧,他的糧食總有吃完的那天。等他的糧食吃完,那長安城裡的糧食都在我們手裡,到時候糧價豈不是我們說了算?”
“嘿,老盧,聽你這麼一說,還真是啊。這樣,咱們明天把粥給燒稀點,稀的跟水一樣。災民也不是傻子,他看到咱們得粥變稀了,吃不飽肚子,一定會前往五俠鎮張牧那吃。這樣一來,張牧的糧食豈不是消耗的更快?”
清河崔家家主崔無涯說完,眾人樂了。
這天,張牧難得一次沒有早起前往五俠鎮。
不為其他,隻因為五俠鎮那邊已經趨於平靜。
長安城裡大大小小家族或多或少都出城施粥,就連不入流的曹雲熙也打著曹家的名號出城設了一個施粥點。
再加上朝廷設置的救災點,還有李老二也以皇家的名義設的施粥點,五俠鎮的壓力大為減少,災民也從最高峰時將近三十萬減到不足二十萬。
隻要災民不超過二十萬,五俠鎮就能平穩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