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張牧脫口而出:
“陛下,擔心什麼?又不在長安城,無需擔憂?不用管他們,一幫鄉野村夫,成不了氣候。出征東突厥是大事,難道還能因為他們得閒言碎語給取消了?”
“小牧,要知道人言可畏。任由他們這麼鬨騰下去,不知道會鬨出多大動靜呢?而且他們天天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做派很是有說服力,追隨者眾多。長此以往,出征東突厥的事還真有可能被他們給攪和黃了。”
對於長孫無垢這話,張牧用腳後跟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李老二憋了一肚子的氣,就等著報仇雪恨。現在兵馬齊備,糧草不缺,一幫老將還沒老透。就這條件,李老二能放棄出征東突厥?傻子也不相信。
他們兩口子之所以這麼擔憂,就是因為李老二是個注重自己名聲的人,尤其是玄武門之變後。史官都是讀書人,任由這幫讀書人鬨騰,史書上會怎麼寫?會怎麼寫他李老二?
一意孤行?剛愎自用?生靈塗炭?窮兵黷武?那他李老二苦心經營的仁君人設豈不是要一朝崩塌?
“皇後娘娘,既然這樣,你們不應該找我啊。這事讀書人的事,我是帶兵打仗的粗人,屬於是山豬吃不了細糠。又不是隻有他們有讀書人,咱們朝廷也有,就跟他們打打擂台唄。這樣,你們找孔穎達,他是讀書人,讓孔穎達出麵擺平這事。孔博士的太學才子無數,難道還能怕了他們?”
“小牧,你真當朕是書呆子?那幫人能辦什麼破事?彆看他們天天道貌岸然,以高人一等的姿態示人。可是他們真不行,吹吹牛逼,裝裝逼,他們在行。讓他們辦這棘手的事,差遠了。”
“那朝廷養這幫讀書人乾嘛?吃白飯嗎?”
“不,不是吃白飯。他們雖然乾正事不行,可是他們籠絡人心還行。朝廷需要人心,朕需要民心,這的他們來辦。辦這種棘手的事?他們差遠了,這件事還得你來辦?”
張牧:“………………”
真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就是通透。
“陛下,既然孔博士他們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
“小牧,你休要推脫,這件事還是得你辦,你有經驗。前兩年有人拿修水泥路的事說你和太子,當時就是你給辦了。現在朕想想當時的你的招都依舊還是渾身舒爽,打的那廝命喪當場,還無法可說。”
聽到李世民這話,張牧也想到了那事。當時自己是利用水泥路給眾人帶來便利的心理,陰了對方一把。現在呢,你這是帶兵攻打東突厥,高興的隻是眼巴巴等著建功立業,加官進爵的武將,百姓哪裡會從中受益?沒有利益,咱怎麼挑撥民心?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我是真沒辦法。當時我把那個蠱惑人心的家夥研究的通透。現在呢?我連森林書院那幫人是誰都不知道,你讓我怎麼辦這事?”
看到張牧一個勁的推脫,長孫無垢趕緊接過口說道:
“陛下,小牧說的有道理,我們還是得先探聽一下對方虛實。連人家底細都沒摸清,怎麼辦人家?”
長孫無垢說完,李世民立馬調轉話頭。
“皇後說的對,此時確實不能操之過急。這樣,咱們雙管齊下。先派影衛去探聽一下他們得底細,然後讓孔博士帶著得意弟子去和他們過兩招。小牧,你也做好準備,如果孔博士搞不定,影衛又探聽到了虛實,你可得出手相助。”
此時張牧終於明白李世民的真實意圖,他根本不是想讓自己現在出手,他就是在給自己提個醒,把這事放心上。彆等到用你時,你兩眼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