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麼,我再詳細點說說。朝廷的本質是什麼?是從百姓頭上收財富,這個你們承認吧?瞧瞧朝堂裡的那幫文武百官,包括你們。不耕不種,不收不播。既不到工坊乾活,也不耕地播種。你們吃的穿的確比那些到工坊乾活的,種地的百姓好?這是為何?”
“我們有錢。”聽到張牧這話,李世民脫口而出。
“錢?錢是什麼?你所說的錢隻不過是廢銅爛鐵。不能吃,不能喝,有啥用?你們之所以能衣食住行都比百姓好,就是因為你們剝削百姓。用一點廢銅爛鐵就把百姓辛苦所得給換了回來,就這廢銅爛鐵,也是你們逼迫百姓去開礦冶煉出來。你們仔細想想,是不是?讓百姓去開礦乾活,開采出一貫錢隻給百姓一文錢,剩下的九百九十九文錢拿去換百姓勞動所得,我有說錯嗎?”
“我們給百姓提供了秩序,沒有秩序,百姓哪裡能安心做工?”
“這就是為何百姓要聽你們的原因,這就是社會的本質。人心就是貪心,靠自覺是約束不了眾人的,必須施以律法約束大家。”
“那你說到現在不都是廢話?”李世民對於張牧這話,很是不屑。
“不,不是廢話,我之所以說這些就是讓你明白,是百姓養著你們,不是你們養著百姓。誰是爹,誰是兒子得分清。現在這個問題你們顯然是明白了,那我們就接著說貧富差距的事。貧富差距太大,不行,朝廷要動亂。如果沒有貧富差距,也不行,那大家都混吃等死,毫無動力,還怎麼發展?”
“小牧,說句真心話,我這腦子越來越像漿糊了。”這是長孫無垢的真心話。“你一會說貧富差距不能有,一會又說貧富差距不能少,你到底想說什麼?”
“簡單,我說到現在就是想告訴你們,貧富差距不能沒有,但是不能太大。隻要不出現世家那樣的巨富,那些小的富商還是必不可少的。必須讓大家有動力,有奮鬥的目標。”
“小牧,此言差矣。朕的隴西李氏就是世家,朕太清楚這裡麵的事。世家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們也是從小富商發展起來。你放縱小富商就是在培養新的大世家。”
“錯,錯不可耐。陛下,你知道韭菜嗎?你知道割韭菜嗎?等小富商發展壯大,咱們就割一波。從他們身上收割錢財可是比從百姓身上收割錢財來的容易吧?反正朝廷本來就是靠收割過日子,收割誰的不是收割?收割百姓,你會逼的百姓妻離子散,引起百姓的仇視。收割那幫富商,百姓會拍手叫好,甚至還會喝兩杯慶祝一下。國家的本質就是百姓,百姓是最大的群體,也是國家的根基,我們一定要站在百姓角度看問題。富商的發展會讓百姓眼紅,沒有富商的發展,百姓又會選擇躺平。所以,我們要放富商起來,然後在他們到達讓百姓卑躬屈膝討好的層次之前,把富商給拿下,錢財收歸國有。這樣一來,百姓會拍手叫好,朝廷也有錢財,一舉兩得。這才是我想告訴你們的事,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第一,一定要讓百姓吃飽飯。第二,可以讓富商發展起來。第三,一定要在富商發展壯大之前給收割了。隻要能做到這三點,大唐江山永固。”
聽到張牧這番言論,李世民和長孫無垢驚呆了。
雖然張牧這話說的很糙,也很難聽,把朝廷說成了不勞而獲的人。可是仔細一想,還真是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