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的好處絕對行不通。
好在李天生早有準備,在拜月張口之前,就搶先開口,關於方才影像中出現的東西,他曾讓人提前研究,已經出現不少成果。
若是拜月願意,一切成果都向拜月展開。
關於科研活動,他不會輕易插手,指手畫腳。
承諾拜月在百家組成的科研團隊中,有一言而決的權力。
更是伸手一招,隔著虛空,從數裡外的藏經閣攝來數本書冊。
分彆為《地心說》《力的三種狀態》《水係法術的基礎三態》等書。
都是李天生依照前世記憶,排除一些可能泄漏自己來曆的信息後所寫。
後來,又有百家之人,不斷求索、修正、補充。
除此之外,還有《人前人後的父母》《背後之愛》《嚴厲下的溫柔》和《不為人知的父親》等書。
通過一篇篇故事,將父母嚴厲外表下內蘊的深沉之愛,娓娓道來。
事理結合,鞭辟入理,入木三分,發人深省。
有些是李天生在山中無聊時的隨筆,有些則是百家之人所著。
記得當時那張良開始寫第一本書時,還美其名曰,要對世人進行愛的教育。
這些書籍對生活在天圓地方世界,內心又極度缺愛的拜月來說,有著難以抗拒的誘惑。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這些書冊一出現,就牢牢吸引了拜月的注意力,如饑似渴地翻閱起來。
“何為萬有引力?”
“水的三態對水係法術的加成率有多大?”
“父愛如山背後蘊含幾種分析?”
……
一個個問題在他腦海相繼產生。
對往日自己義父石虎的種種行為,也隱約間多了幾份理解。
隻是眼下還抹不開麵子,拉下臉承認自己錯了。
畢竟,若非眼前這位異軍突起,突然出現,他絕對會令南詔天翻地覆。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拜月自然就留了下來,呆在李天生揮手間,專門給他開辟的洞府,一心一意地研究學問、道理。
……
目視拜月埋頭鑽研的身影,李天生嘴角勾起,帶著幾分得逞的味道。
“如今百家科研,不用自己再分心,隻要靜享成果即可。”
李天生心道,一步踏出,回返竹院,盤坐在金色梧桐樹下,閉目調息,心神勾連大青山,進入內部的山神空間。
消化上個世界所得。
徜徉在大青山孕成的道則海洋,參悟新出現的道意。
梳理自身所學,提升境界,增進實力。
至於自己的舉動會不會破壞劇情,他毫不在意。
前世,關於仙劍世界,天帝陰謀論的論調一直甚囂塵上。
自己這次如此高調地出現,又出手打亂了劇情。
必定會引起那位天帝的注意。
若真的是那位天帝在背後搗鬼,必定會再次出招。
隻要行動,就有跡可循,就有可能露出馬腳。
他就可以做出應對,再確定自己的態度跟計劃。
若是那位天帝不曾插手,陰謀論是子虛烏有,就不妨試著釋放自己友好的態度,試著跟對方接觸。
作為此界大佬,在抹不清對方底細和實力的情況下,能不交惡最好。
………
仙劍會有大幅度魔改,可能是多界並存,節點便是女媧!
這是一個奇怪的綜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