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功、采藥
服朝霞紫氣,煉肺腑精氣
晃晃悠悠,李天生在射雕世界,度了十年。
每日裡,練功不綴,風雨無阻。
清晨,按照《養生經》的行動路線,吸納天地間的第一縷東來紫氣。
周而複始,依照《無名心法》上的法門,錘煉肺腑,誕生內力。
隨著功行深厚,他對兩部功法了解愈深,逐漸也察覺到其不凡之處,有了些許心得。
《養生經》雖為養生,卻是一本包羅萬象的醫典,其內分藥草篇、養身篇、丹藥篇、針灸篇、推拿篇五類。
講究的是天人化生,自然玄牝之道,共天地草木靈息,潤宇宙萬物生機,和諧相生,天人合一。
煉之可身輕如燕,固本培元,不斷壯大自身本源。
雖目前的《養生經》僅是解封了第一重,但李天生倒是看得通透豁達,他相信,將第一重煉到圓滿,自可解封第二重,好高騖遠,終難長久。
腳踏實地,方得始終。
《無名心法》則是一門熬煉身體,錘煉氣息的功法,看起來更像內力,但又似是而非,似乎與《養生經》的靈息完美契合,融為一股,頗有神妙。
李天生曾想儘方法,實驗這股內息的威力。
發現其順行時,激射出去,宛如氣劍,可切金斷玉,將一塊三丈高的花崗岩化為齏粉。
威力巨大,但他持久力不行,硬剛的話,最多激射三發,就內息告罄。
偶然間,李天生突發奇想,仗著《養生經》於經絡的神妙,試著逆運《無名心經》,豁然發現,內息中帶有澎湃至極的生氣。
他曾做過一場實驗,將一隻肥兔重傷,輸入內息,接連三日,看著頻死的兔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恢複,變得毛發柔順,超乎治愈常理地活蹦亂跳。
“順殺逆生!”
是李天生對兩句功法最真實的認知。
十年蒼茫,李天生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苦修無名功。
除了采買物資外,他一周會出山幾次,遊太湖,登各峰,采集珍稀野生草藥,移罕茶樹花木,有時直接放置在開辟的藥田內,有時直接隨手栽種在青山上。
乘舟泛湖,享受綿蒙江南雨,獨坐船頭,一竿獨釣,或滿足口腹之欲,或將其放養在山中溪潭之內。
銀魚、白魚與白蝦,太湖三大特產,如今在溪潭中個個膘肥體壯,鮮美可口,血肉中帶有一股淡淡的靈氣。
體會采菊東籬下,悠然見青山的閒適與逍遙。
自然,來到這方兒時夢回的世界,他也曾遠遊幾次,行俠仗義,偶然出手,殺的卻是貪官汙吏,江湖老鬼。
每一個放在廟堂或武林中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是以他雖很少露麵,但自有傳說,被王重陽邀請華山論劍,估計也是因為此番緣故。
另外,李天生也曾下江南,到姑蘇,尋參合,訪曼陀,但可惜,當年顯赫一時的慕容世家,早就付之一炬。
當年的浩如煙海的武學典籍,也淹沒在滾滾時光長河中。
原以為一無所獲,敗興而歸。
準備返程時,忽然靈機一動,乘鶴而去,臨西夏舊宮,入地下冰窟,察蛛絲馬跡,終獲《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等逍遙秘典。
“你我初相識,一個年少,一個無知。冰窟蒂良緣,一聲夢郎,一句夢姑。回到戀愛開始的地方?”
李天生眉毛微挑,他也隻是一番猜測,頗有撞運的成分,沒想到虛竹是個悶騷文藝男,真有意外收獲。
於是,再接再厲。
他又前往段譽與王語嫣定情之地,荒草枯井猶在,眼前人事皆非。
沒了種男小段譽,消了天真神仙女。
不過好在,李天生很欣慰,因為他在井底找到一個大波淩波微步。
“不愧是虛竹那個假和尚的好兄弟,連癖好都一樣。”
李天生在枯井中,暗自嘀咕,看著井壁上留下的石刻,摸索記憶,是否古人都有這種懷念風花月夜,彰顯自己男性魅力的酸性癖好:
誤落深崖見璧人,機緣巧遇窺真神。
襄王有意花落水,未料荒井獲顏心。
……
接下來的時光,李天生就在修煉中度過。
同時,也逐漸摸清江湖武林的武力劃分,即為普通、三流、二流、一流,超一流,絕頂,絕世、先天,八個大境。
待他再次出山,已經是華山論劍時,憑借自己絕世巔峰的武力,一舉壓服洪七、王重陽等五個絕頂高手。
正是:
十年寒山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