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眾思量舉兵伐金(2 / 2)

帶著青山穿越 漆黑血海 6842 字 11個月前

就好比被如來佛壓了五百年的孫猴子,終於窺測到一絲成功脫困並絆倒哪個胖和尚的機會,若是不狠狠抓住,給他屁股上來個七八刀,都對不起自己這些年的“憋屈”。

於是,韓胄抓住了,一場熱火朝天的密謀後,整個軍營,如同機器一般,開始井然有序地行動起來。

營帳內,待屬下按計劃,下去安排、布置後

裡麵忽然一陣靜寂,隻有呼哧的呼吸聲,顯示裡麵尚有人在。

韓胄微微調整一下,因為方才與屬下探討殲敵方案而過於激烈的情緒,手指顫巍地拿起桌上的羽毛和玉佩,神色複雜,眼中有思緒翻湧:

五年前,七月十五

他與李天生初次會晤,場麵不快,但那位江湖上聲名鵲起的李仙君,除了給韓胄舉薦人才,送上《武穆遺書》的消息外,還留下了至今令其印象深刻的話:

韓相隻管放手一搏,後顧之憂自會有解

於是,當夜,南宋皇宮紛亂,整個臨安燈火通明。

四年前,七月十五

同樣的書房,同樣的桌前,韓胄與李天生相對而坐,一段對話就此而開:

韓:閣下既然能自由出入皇宮大內,何必北上中都,割了那金賊皇帝的狗頭,攪動時局,引得金國韃子相爭,消磨實力。

李:取金國皇帝的人頭不難,但如今,金人勢大,金皇第八子完顏洪烈又是後起之秀,此人奸詐,坐鎮中都,頗有魄力,擒賊滅王之計雖妙,但時機未至,不過,韓相疲敵之計,甚妙。

……

於是,當夜,南宋皇宮紛亂一片,皇帝咆哮,雷霆大怒,各處戒嚴。

短暫三日,大金三位手握重權的將領,死於家中。

金國嘩然,在另外兩位朝中重臣家中,搜出密謀暗殺將領的“證據”,相互倒台。

各皇子的勢力一時各有損傷,拉開內鬥序幕。

三年前,七月十五

臨安,酒樓

李天生自韓胄腰間拿走一件玉佩,作為信物。當夜,南宋皇宮,戒備更勝以往,有刺客闖入,順走皇帝寢室一件珍藏的瑰寶,打昏數十位大內高手,一時紛亂。

其後數日,斬殺宋廷主和派大小貪汙官吏,一十三位。

同年同月,大金北部,草原接壤之地,五位久經沙場的邊域守將,接連被暗殺,邊疆震蕩,蒙古與大金戰場一觸即發。

兩年前,七月十五

李天生扔給韓胄兩本外家功的秘籍,在圍得密不透風的皇帝寢殿,留下一幅五兩銀子的《江山社稷圖》,以物易物,自大內寶庫中拿走自己的交換物品《清明上河圖》。

同年,大金南下使者中途被殺,現場發現蒙古的彎刀和布料碎片,中都數位軍部中流砥柱般的存在,被蒙古武士暗殺。

大金和蒙古本就緊張的局勢,再難緩和,爆發激烈的戰爭。

一年前,七月十五

李天生再臨韓府,留給韓胄一張紙張,其上言明,要其小心提防吳曦等人,暗做準備,謹防內患,以備不時之需。

當夜,如回自家一般,李天生輕車熟路地繞過關卡,躲過數千名天子近衛的視線和巡查,識破宋帝暗度陳倉之計,在其床頭留下一尾錦鯉,換得一件玉器,飄然而去。隨後,宋帝大發雷霆後,一切歸於沉寂。

同年,大金兩位皇子先後於府內暴斃,矛頭直指大金皇帝第八子完顏洪烈。

同年初,宋兵伐金,與蒙古成南北夾擊之勢,此事一出,如火上澆油,金廷頓時內憂外患的形勢更為嚴峻。

…………

嗚~~!

軍營出征時,吹奏的號角聲突兀地響起,高亢激昂,淩厲嘹亮,將營帳中,沉思的韓胄驚醒,心神歸位,戴盔披甲,執劍持槍。

韓胄跨步出營,站在帳外,望著指揮有度的將領,令行一致,有條不紊,匆忙卻不見慌亂,步調整齊劃一的士兵,嘴角蕩漾一抹笑意。

他是個聰明人,能憑借著各方線索和蛛絲馬跡,推斷出自己的境遇,若無李天生的助力,這次開禧北伐,恐怕他就要陷入將帥乏人,被叛徒出賣,被政敵彈劾,最終以敗局收場的險境。

連回返大宋後,他的下場都好不了多少。

故而,韓胄第一次,對李天生萌生出謝意。

“眾兄弟一起隨我,赴前線,伐金人,血濺軒轅,複我大宋河山!”

“伐金人,複河山!”

“伐金人,複河山!”

“伐金人,複河山!”

……

看著眼前浩蕩的精兵強將,韓胄心潮澎湃,鬥誌昂揚,雄糾糾、氣昂昂地帶著部隊,出營,分隊、列陣。

老而彌堅,正當盛年,這感覺前所未有的“爽”!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