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生可不顧得楊康派來的人,彆說他現在喜笑顏開,興奮地要命,就是嘛事沒有。
也不會讓那在山外晃蕩的人進山。
哪怕是楊康……這個新任皇帝派來的心腹。
竹院內
梧桐樹更加粗壯,枝繁葉茂
李天生閉目坐在下麵,此刻心神沉入腦海,全神貫注地盯著那座微縮版的青山,觀察其起伏變化。
冥冥中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彙聚而來,被小青山吸收。
青色的瑩光愈來愈亮,越發閃耀,在這四周昏沉的大腦中,猶如太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美麗炫目,灼人眼球。
李天生明顯看到,山更加蒼翠挺拔,裡麵的山穀河流、湖泊峭壁、花草樹木,若說以前隻是一個二維的平麵影像。
現在就逐漸向三維靠攏,一切都開始變得立體清晰起來。
隱約間還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蟲鳴鳥叫聲,似乎還有草木的氣息撲麵而來。
看著腦海中的變化,李天生興奮異常,他能感覺到自己跟大青山的聯係,更加緊密。
如果說以前他隻是與青山單純捆綁,類似於一種友情之上,戀人未滿的關係。
那麼,現在兩者的關係就更進一步,正式確立了親密關係。他能深切地感知大青山的呼吸,土層中能量流轉的軌跡。
是一種由量變到質變的升華。
心神歸位,李天生嘴角微翹,顯然心情極好。
表麵的大青山雖然不似腦海中微縮版的變化劇烈,但也在潛移默化地改變。
隻不過,這種變化更加消無聲息,靜水流深。
坐在樹下,想起第一次發現腦中青山變化的場景,李天生不禁莞爾。
事情發生的很有戲劇性。
就在李天生參見完第一次華山論劍,技壓群雄,贏得天下第一的名頭。
隨著事件的發酵,終於傳的武林人儘皆知後。
回返大青山的李天生,第一時間發現了腦海中微縮青山的異樣。
也明顯能感覺到大青山的靈氣增強不少。
剛開始,百思不得其解。
搞不懂,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青山的這場變化。
名望?還是……
靜思良久後,李天生忽然想起以前浪跡學校時,看過的幾本《佛本是道》《封神演義》的,隱隱猜測,也許與那說不清道不明的氣運有關。
不過,究竟如何,還需要驗證。
於是,為了滿足心中的一點念想,也為了驗證自己猜測的合理性。
李天生暗戳戳地謀劃了北伐之事,助大宋收複失地的同時,他自己也狠刷了幾波存在感。
事成後,回到大青山,還真彆說,確實有用。
於是,在確定了氣運對大青山有好處後,李天生就一直巴望著。
若不是大宋實力不允許,還真想弄個征服亞歐,橫跨非美的大事件。
當然,也隻是心裡想一想。
他江湖地位太高,少不了迷弟迷妹貢獻氣運,所以一時半刻,沒有缺了氣運。
不過,時間一長,加上有草原那檔子事兒,想起這南宋的當權者又是在不像話。
當然,還有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
於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下,李天生就秉承著“個人利益和百姓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謀劃了這場改天換地之舉,其目的,除了根據王朝衰榮定律,為百姓做點事情外。
更重要的,還是謀劃氣運。
如今看來,效果不錯。
至於自己上位,雖然氣運十足,但當個好皇帝太累,他老人家患有懶癌,實在不易操勞。
哪有自己窩在大青山的日子逍遙自在。
不過,他隱隱有種感覺。
在這方世界,自己遠沒有走到儘頭。
或許在更多的氣運加持下,自己的修為還能更進一步。
不過,這需要常年累月的積累和等待。
對於如何晉升,李天生也稍微摸到一些頭緒,心中隱隱有了一些想法。
而眼下,福星高照的自己,應該趁著氣運爆發的這個節點,出去遊曆一圈。
沒準兒能碰上一些好東西。
………
時間悠悠,一晃五年時間悄然而過
這五年時間,一些事情的發生,如天河墜大地,鯨魚遊長空,委實不可思議。
出乎意料,跌破諸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