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惟我與天齊同壽(1 / 2)

帶著青山穿越 漆黑血海 9439 字 11個月前

() “陛下有令!”

噠噠!

一匹快馬,在鹹陽大道上,飛速疾馳!

“鹹陽城內,誰膽大包天,敢當街縱馬?”

眾人腦海冒出這個念頭,聞聲而望。

見那匹四蹄奔騰,肢體強健的黑馬,載著一個身披黑衣甲胄的人影,自鹹陽宮方向而來。

沿途過處,街道上的人群分散,自動讓開一條道路。

讓使者打馬而過。

一騎絕塵!

帝都腳下,民凡而識廣,知道那是在傳遞緊要公文。

有心之人,想起初晨那一幕,懷疑跟仙人有關,或發動人脈,打探消息,或靜思推演,有所猜測。

但無論是王孫貴族,還是升鬥小民,不管是書生法徒,還是農夫遊俠,都明白:

仙人出世,始皇動,天下大變,風波將起。

隨著公文傳出鹹陽,不過月餘,仙人出世的消息,就席卷天下。

同時,還有一則消息,炸響大秦整個浩瀚疆土:

十月初一的“臘祭”之日,始皇將派三千人,入仙鄉求學。

特彆是,還發布檄文,昭告天下:

百家之人,忠於大秦者,可入;

一技之長,不拘身份,不限男女,忠心者,可入;

戰功卓越,身強體健者,可入;

……

一時間,整個大秦風起雲湧,百家的當家人、六國餘孽、有誌百姓……皆紛紛朝鹹陽蜂擁。

若是謠傳,不過是費一番腳力。

可若眼見為實,將開啟一個巍然大世。

所有人,都不敢怠慢。

尤其是,隨著各自安排在鹹陽城中的細作、間諜,傳回消息,證實曾親眼所見,有神人飛騰九天,仙人縱橫青冥。

就是一些原本還端著的人,也無法淡定,或乘坐馬車,或騎著毛驢,或徒步如飛,或乘騎機關,紛紛上路。

同赴鹹陽。

共見仙尊。

……

回歸大青山的李天生,也不得閒,除了日常修煉外,也在積極準備。

趁著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將一些簡單的技藝教授給仙鄉的百姓。

每日,在青山各峰出現,采藥煉丹,製器煉陣。

這第一次的正式亮相,他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日生月落兩時休,人在光陰似箭流。

轉眼就是十月初一,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臘祭。

這一天,始皇出巡,萬人空巷。

鹹陽城外。

渭水河東流入海,發出嘩嘩聲響。

直對那接天連地,仿佛撐天之柱的仙山方向,一座巨石搭建的四方高台,高高矗立登天台。

此刻,高台四周,人頭攢動,布衣小民、華服勳貴、筆錄小吏……都靜靜地等著。

沒人敢妄動,也沒人敢鬨事。

看著那座幾十丈的高台,所有人都思緒飄遠,不約而同地想起一個月前的場景:

那天,天色將明未明,帶著幾分昏沉,泛著幾絲寒人的秋霜。

仙鄉之民入世,乘坐一艘華美巨船,自九天之上,破空而來,降臨鹹陽城。

那艘巨船,眾人生平僅見:

沒有璀璨珠玉,卻有一種名為玻璃的水晶。

沒有燭台燈火,卻能自發天光,亮如白晝。

……

仙鄉之民,魚貫而出。

男女老少,約莫百人,一個個麵色紅潤,精氣十足,神采飛揚,氣色比養尊處優的貴族,還要好上不少。

談吐,不像飽讀之人,說話雲裡霧裡,也不像鄉野小民,張口粗言穢語,自帶一股平易近人的和善和氣度。

穿著一種名為棉布的衣物,不僅保暖,還不會拉傷皮膚,更不像絲綢華服一樣,用料講究,做工複雜。

他們來到鹹陽城後,使用了一些眾人看不懂的器具,於鹹陽城外,渭水河畔,短短數日,就起了一座占地十丈、高數十丈的巨大高台。

上麵刻滿了眾人聽過或者沒聽過的神獸:

有戲水蛟龍,也有飛天仙鶴;

有獻桃靈猴,也有背石老龜;

有傾世大鵬;也有流浪蛤蟆;

有三頭神獅,也有抱月玉兔;

……

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散發神威。

據說,揉雜了數十種畫法,既寫實,又寫意。

仿佛神獸當麵,猙獰的獸頭,懾人的瞳孔,讓人不寒而栗,心存敬畏。

聽說,夜裡,有遊手好閒的渾人,去摸寡婦門,經過這裡的時候,被綻放神光的神獸嚇到。

直接跪倒在地,痛改前非。

割了那物,進了鹹陽宮。

據來的孩童透露,那仙鄉糧食吃不完,還有各種數不清的瓜果。

人人溫飽,家家富足,夜不閉戶。

……

思緒回籠,馬蹄走動和車輪滾動的聲音響起。

等候的眾人紛紛跪地、垂首。

始皇出宮,行至此處,要登天台,與仙人溝通。

請仙降,開仙路,迎造化。

這對天下人,都是難以想象的好事。

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找不自在。

連向來跟始皇不對付的六國餘孽、以武犯禁的墨家俠客,都暫時按捺。

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違。

成為眾矢之的。

當然,這是某些人一廂情願的想法。

在那道被黑龍帝袍包裹的魁梧身影出現的刹那,所有的想法都潰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