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蝗蟲”、科技(2 / 2)

縱使他活了快兩百年,可隋陽很難忘卻這部經典電影的各種細節。

無視某些政治因素,還有某些令人詬病、爭論的橋段,《獨立日》的確展現出了絕佳的“科幻大片”效果,還傳達了“人類的讚歌是勇氣的讚歌”的思想。

尤其是一位老父親,將自己駕駛的戰機充當炮彈,無所畏懼的直麵收割者種族的城市毀滅者戰艦(City Destroyer),成功為孩子們和軍方地下基地創造出生機的一幕依舊記憶猶新。

至於收割者文明,在《獨立日》的宇宙中,它們一族就如同令人唾棄、厭惡,卻又無可奈何的“蝗蟲”,所及之處、寸草不生。

該族群的社會體係與地球上的蜂群體係相似,存在“母皇”、“女王”這類高等級生物單位,使用類似於心靈感應的交流方式來遙控兵蟻、工蟻。

這種蟲群思想,使得收割者文明高度統一,並富有極高效率。

隻是這種蜂群體係也存在著致命弊端,即母皇、女王一旦死亡,便會波及到控製範圍內的兵蟻、工蟻,讓它們瞬間喪失自主行動和作戰能力。

《獨立日》中的人類,正是通過擊殺母皇、核爆母艦的方式獲取了最終勝利。

不過,令隋陽感到意外的是,主宇宙中居然也存在著收割者文明。

但隋陽絕無可能讓收割者母艦臨近地球軌道,對太空城、軌道電梯和阿克拉、利伯維爾等基礎設施,造成毀滅性的破壞,還有以億計算的同胞傷亡。

儘管收割者文明被《獨立日》人類擊敗,其操作係統也無法抵抗人類的電子病毒,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它們有著二級文明的實力。

例如它們的母艦,僅是用來偵查星係的常規航母,能夠容納二十至三十億隻兵蟻工蟻,以及四十艘直徑超過二十公裡的戰艦,也就是圓盤型的城市毀滅者。

除此之外,收割者的女王旗艦,直徑更是達到了五千公裡,可以直接抽取類地行星的地核充當燃料。

其次,是收割者文明最具代表性的科技——能量護盾。

在《獨立日》宇宙中,人類與收割者的談判破裂,還意識到收割者文明以殺戮弱小為樂後,毅然決定向大氣層內的一艘城市毀滅者發射了戰術核彈。

可隻憑一枚戰術核彈,根本不足以破壞戰艦級彆的能量護盾。

再考慮到毀滅者戰艦盤旋在各大城市上空,這讓《獨立日》中的人類難以隨意投放核彈與氫彈,進一步加劇了困境。

慶幸的是,人類發現收割者文明的操作係統無法抵抗電子病毒。

於是軍方當即派遣了一名精銳飛行員和一名科研工作者,駕駛俘獲的收割者艦載機潛入了母艦內部。

中途雖有波折,但仍是成功瓦解了它們的武器與防禦係統,而全體人類也趁此機會大舉反攻,贏得保衛地球的戰役。

所以,隋陽準備借鑒《獨立日》宇宙中的同胞手段,派遣由五艘塞倫涅級軍用運輸艦,以及兩艘菲德斯級(Fides)護衛艦組成的艦隊,突入,並占領向地球襲來的收割者母艦。

為此,他特意喚來了負責零四宇宙(幽冥)的聖吉列斯,帶領作戰部隊保護科研部的外勤人員,癱瘓母艦的全部係統,以便他們阿特拉斯進行俘獲操作。

收割者的來襲,在隋陽眼中即是危機,也是阿特拉斯和主宇宙人類快速發展的難得機遇。

倘若這次突擊行動成功,那麼阿特拉斯將直接獲得“能量護盾”、“地核開采”、“曲速航行”等技術,還有現成的百公裡級航母.

不過,隋陽對收割者母艦的外觀實在是難以評價。

通俗點說,其外觀模樣與阿特拉斯的風格截然不同,需要工程部進行全麵的翻新。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