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後;
在艦隊火炮與導彈覆蓋、“耕犁”過的著陸區上,食人鯊主力部隊完成了迅速集結,其規模已超過三十萬。
整支部隊的構成,也堪稱多元化的“表率”。
其中三分之一,為擁有靈魂與自主意識的輔助軍與ODST,同時還有大量的精英,他們的任務是提供火力支援與戰術配合。
餘下的三分之二,則是由可靠的生物兵器和高度模塊化的機械兵器組成,這些戰鬥單位的主要用途,是用來充當“填線寶寶”的炮灰。
同時,它們也能夠為帝國的各個部門,獲取到大量的數據。
而在高空之中,三艘翠鳥級巡洋艦與兩艘鳳凰級支援艇,正懸停於著陸區的上方。
這些艦艇不僅負責為地麵部隊提供火力掩護,還承擔著快速物資投放和“隔離人員”的重任。
尤其是鳳凰級支援艇,其靈活的運輸功能已被最大化利用。
隻見大量海克斯機器人借助磁懸浮重力井,如同潮水般湧向地表,讓這些更加的高效機械迅速投入工作,協助食人鯊部隊建立簡易的防禦工事。
短短時間內,著陸區已被打造為一道初具規模的“戰術屏障”。
至於“隔離人員”這個舉措.
根據迄今為止的觀察與分析,異端勢力的背後,極有可能是亞空間中那位被信徒們稱為“腐化慈父”的邪神——
納垢。
這一推測得到了情報部、調查部,以及異端審判部的高度重視。
這些部門借助傑恩斯、克裡斯等人的遭遇,迅速整理了與納垢相關的部分關鍵信息,並經過嚴格篩選後,把注意事項與應對措施傳遞給了食人鯊連長泰伯羅斯。
然而,這些信息傳遞中有著嚴苛的限製。
為了保護泰伯羅斯,即使這位連長擁有超凡的物理體魄與堅韌的精神意誌,但他終究不是原體,無法完全抵禦來自納垢那種本質層麵的汙染與詛咒。
就連情報部、調查部和異端審判部的高級官員和特工,也不知曉邪神們的“名諱”或“稱號”。
因此,任何涉及納垢本名或完整稱號的敏感內容均被審查屏蔽,僅僅留下了實用性的行動指南,比如:
「該類型的異端和混沌生物具備極強的傳染性」、
「但凡被該類型的異端和混沌生物所傷,便有相當大的概率遭受腐化」等關鍵信息。
基於這些情報,泰伯羅斯迅速采取了嚴謹的隔離和應急措施。
他指示艦隊,調配出五艘專用隔離艦艇,專門用於接納所有參與本次戰役的作戰人員,包括阿斯塔特、輔助軍以及負責後勤保障的相關人員。
任何人無論身份,都必須接受全麵隔離檢查,以排除可能的腐化跡象。
此外,隔離過程還包括一項極為特殊,且必不可少的步驟,即異端審判部執行的“神聖洗禮”。
這一洗禮並非象征意義上的宗教儀式,而是切實有效的淨化過程。
所有登陸至奎康拓的人員,需要全身浸泡在含有微量“純淨之花”提取物的特製水池中。
畢竟純淨之花源自帝皇靈能的產物,是對抗混沌腐化的最佳“器具”。
浸泡過程中,審判部成員會使用特殊的感知儀器和刻有漢字的“聖潔符文”,仔細檢查戰士的身體狀況。
沒辦法,這一切都基於納垢勢力的特性。
納垢的力量並不僅限於直接的物理破壞,而更體現在其腐化的無孔不入。
哪怕隻是一次極其輕微的劃傷,甚至是皮膚表麵被腐化氣息掠過,都會成為感染的突破口。
一旦染上了納垢的詛咒,其腐化過程幾乎不可逆轉。
感染者的肉體會迅速膨脹、潰爛,直至變成腫脹不堪、散發惡臭的怪物。
所以這些隔離措施不僅是為了保護個體,更是為了阻止潛在威脅蔓延至整個連隊艦隊。
等確認無誤後,才能夠重獲自由。
至於生物與機械兵器的損失處理方式
對於食人鯊連隊來說,這些工具性戰力若出現不可修複的損傷,可以毫不猶豫的選擇拋棄。
畢竟,食人鯊連隊以“掠奪”聞名,而這一行為幾乎是字麵意義上的直接掠奪。
他們經常深入混亂星域的腹地,獵殺那些星盟殘餘、星際海盜,以及其他盤踞於混亂星域的敵對勢力。
通過擊敗這些勢力並繳獲其資源、戰利品來維持連隊的“富裕”狀態。
不僅如此,他們還通過將戰利品交付軍團和帝國,換取更新的武器裝備與先進的艦艇,進一步提升了連隊的戰鬥力和“續航”能力。
他們可不像其他連隊那般,擅長經營管理,因此原體並沒有給予他們所謂的“連隊母星”或“連隊星係”,來充當他們的兵源和征收地。
借助“強搶豪奪”的方式,食人鯊連隊反倒成為了暗鴉守衛中,最為“富裕”的一支連隊。
因此,即便是一次性拋棄十餘萬生物與機械兵器,對於食人鯊連隊而言,依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當然了,這種選擇隻是迫不得已的最壞打算。
雖然食人鯊的確“財力雄厚”,但他們同樣以“精打細算”而著稱。
能節省資源的地方絕不會浪費,他們在富裕與吝嗇之間,保持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種“高效利用一切”的行為模式,不僅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戰力,也是對資源調配、戰爭成本精益求精的體現。
與此同時,搭乘雷霆突襲艇和雷鷹炮艇的第4攻堅排、第5支援排與第6支援排的食人鯊兄弟,早已通過擴大十多倍規模的豁口通道,迅速進入了地下都市。
這些增援兄弟攜帶了重型武器、充足彈藥和專用裝備,直奔連長泰伯羅斯及連隊衛隊所在的前線陣地。
他們以驚人的效率展開支援行動,不僅為深陷敵陣的兄弟們提供了火力掩護,還協助穩固戰線、擴展戰略縱深,以便逐步壓製異端勢力的反撲。
不過,作為連隊的中流砥柱,即連隊冠軍,並未隨同支援部隊深入敵境,而是留在著陸區,帶領少部分指揮排的兄弟們嚴陣以待。
他們在艦隊火力清掃後的地表,構建了臨時防禦工事和前線指揮部,以防止異端突襲地表或其他不可預見的緊急狀況,為戰鬥全局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並且,傑恩斯和克裡斯等人,也因泰伯羅斯的命令重返了著陸區,等待對方的後續指示。
著陸區臨時停機坪這麵,忙碌景的象依舊不曾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