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015(捉蟲)(1 / 2)

肉骨樊籠 尾魚 5558 字 8個月前

《肉骨樊籠》全本免費閱讀

車裡頭沒聲音。

“那你忙吧,我就在邊上,完事了叫我啊。”

……

肖芥子重又鑽進皮卡車。

後車座上有新買的毛毯,還有已經剪好形狀的擋光塑料膜,都是她吩咐苗千年準備的,她拎過毛毯扯開包裝,無意中瞥見車內的後視鏡,伸手拽低,仔細對著看。

這幾天沒睡好,有黑眼圈了。

剛粗暴卸妝,沒有擦水乳,冷風一激,皮膚有點乾。

以及,耳朵下方的頸側,有一道細小的血痕,應該是剛玻璃爆開時、被濺劃到的。

肖芥子對著鏡子喃喃:“長怪好看的,怎麼就落到這地步,吃儘了生活的苦,東奔西走,住破屋,開破車……”

邊說邊向上直拎起腦頂的一撮白頭發:“白頭發也多了,這都是愁的……不過了,找個男人包養、躺平等死算了。”

說著來了氣,撒手往後就倒,仿佛被人捅了一刀,上半身倒進前後座逼仄的空隙,脖子後拗,腦袋懸空,頭發拖地,手裡還攥著被角,一臉麻木,頗似馬拉之死。

過了會,慢吞吞坐起來,嘴裡念叨:“還得過,繼續過吧。”

她比對擋光塑料膜的形狀,撕下邊緣處的雙麵膠紙,將車窗一一封貼,擔心貼得不嚴實會漏光,還用力摁了摁。

末了手伸進衣服,扯著頸間的黑色絲線編繩,扯出一塊掛件來。

是和田玉。

國人喜玉,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以玉比擬:美人叫“玉人”,謙謙君子叫“溫潤如玉”,好話是“金玉良言”,登對叫“金童玉女”,連站得好看都叫“亭亭玉立”、“玉樹臨風”。

而玉中王者,首推和田玉。

這塊玉不大,是根長約4cm的錐體,曆史上,這樣的形製也是吉祥件,叫“直鉤”,取“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之意,引申出“我有直鉤,隻待青雲,天來釣我,扶搖直上”。

她這塊很特殊,是雙色件,半截處好似斜斬一刀,上半部分漆亮如墨,下半部分是羊脂白,細膩內斂。一般認為,這樣的玉,本體應是白色,黑色是因為受了水銀沁,古人鑒詞曰“水銀沁真者,黑白分界處明晰如刀截”。這種雙色料在業內被稱為“黑白分明”,但肖芥子更喜歡它的另一個俗稱。

——天地玄黃

肖芥子關掉車燈。

車內瞬間黑得伸手不見五指,擋光膜雖然廉價,效果倒是不錯。

肖芥子低下頭,將那根直鉤貼印在眉心。

這是她抓石周時抓到的,薑紅燭有條石周鏈,是一根用不同人的頭發編成的、長長的編結線,結線上,每隔十多厘米就兜包了一塊桑果大小的寶玉石,總計得有百來塊,抓的時候,她牽住棉線一頭,閉著眼睛,撚念珠一樣摸索著一塊,不是,再摸下一塊。

最終摸定一塊,薑紅燭便將石周鏈收起,說:“你的少見,是和田玉,黑白雙色料,自己慢慢去找吧。”

……

過了會,她將直鉤放回衣內,深吸一口氣,左手食指微微屈突,仿佛叩門,在眉心處不輕不重叩了一下,力道掌握得剛好,頭暈目眩,很想睡覺。

輕微的窸窣聲中,她摸到了那片藏著的“眼睛”,摁貼於眉心。

不用你教,誰還不會用了?這“眼”不能曬日光,是拿來看“陰間”的。

爾後毯子一揚,裹身裹頭,把自己包得像個繭,躺倒在地,車內空間不舒展,人也躺得扭曲,更像個不安分的繭了。

***

臨睡前,顏如玉縮進洗手間打了個電話,出來時一臉震驚:“陳兄,我家那頭,居然沒人聽說過薑紅燭!”

然後得出結論:要麼她是個小角色,太沒名氣了;要麼,就是事情太過機密,局限在小範圍內,不為外人道。

陳琮表麵吹捧、實則刺探:“這麼尊貴的號,協會有什麼秘密,都不跟你們分享?”

顏如玉說:“No,no,no,陳兄,你要理解這種關係,這就好比你開了個醫館,請了著名專家坐診,人家也是你的員工、服務於你的醫館沒錯,但半年來一次。來的時候是備受尊重,但你醫館平時運營時那些烏七八糟的事,他能知道?”

陳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