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樊籠》全本免費閱讀
乾爺不是人這事,顏如玉從小就知道。
確切地說,顏老頭類似“保家仙”,專保他顏家一門一脈,往上追溯都不知道多少年了。
細捋一下,大概能追溯到明末。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又接連遭逢大旱、蝗災、鼠疫,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最後,黑市甚至出現了“菜人”和“人肉攤檔”。
也就是說,以人為食,明碼標價,人被根據味道和肉質的老嫩分了好幾檔,交易時,還會貼心地附上烹飪方法,譬如,怎麼燒著香、與什麼料同燉會更為酥爛。
明末著名學者屈大均就寫過一首《菜人哀》。
講述的是當時一對窮人夫婦,幾乎餓死,有一天,妻子忽然拿了3000錢給丈夫,說自己已經把自己押出去了,讓丈夫拿著錢回家,照顧好家裡——“夫妻年饑同餓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丈夫邊走邊哭,走到半途想想不忍,又回頭來找妻子,但此時,妻子已經被砍斷手臂,掛起來售賣了。詩中還敘述了爭購場景,胸口肉最受歡迎,因為能拿來包餛飩,而屁股上的肉一般拿來做湯——“乳做餛飩人爭嘗”、“徐割股腴持作湯”。
所以史書中說“寧做太平犬、莫做亂世人”,不是含沙射影地譏諷,而是實實在在、肺腑之言。
顏家的祖上就是這麼個“菜人”,當時還是個七八歲的小孩,屬於最受歡迎的一類,因為好烹好煮,又稱“和骨爛”。
顏老頭自刀口下,把顏菜人給買了下來,從此養在身邊,教他讀書寫字,免他受凍挨餓,那個年代,匪災兵患不斷,數次命懸一線,都是顏老頭一力挽狂瀾,還幫他置產置業、娶妻生子,感動得顏菜人攜妻子下跪長叩,尊之為父,還表示恩重如山,哪天就是讓自己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
後來時局日穩,日子漸漸好過,顏家成了一方大戶,人丁日旺,顏老頭病倒那一年,顏菜人共計育有四子二女,孫輩十三。
顏老頭這病來勢洶洶,隱有謝世之意,顏菜人心急如焚,不惜重金,四處求醫問藥,甚至在菩薩麵前發願說,隻要義父能活,自己願意一命抵一命。
一天晚上,顏老頭召顏菜人說體己話,要求關門閉戶,閒雜人等不得靠近。
他告訴顏菜人一個大秘密。
他說,自己其實不是人,是從地下來的,地下無光,長年黑暗潮濕,是最適合他的生存環境,如果還在地下,他活個千八百年毫無問題。
但到了地上,事情就複雜了,地麵上的環境,尤其是陽光,對他們是有致命殺傷力的,長年累月下來,他已病入膏肓。不過,不是沒有藥,顏菜人家裡就有,隻是不知道他願不願意給。
顏菜人哪有不樂意的,眼淚鼻涕一大把地請義父快說,自己必將立馬奉上。
顏老頭的回答把他驚呆了。
要他或者他兒子的命,一個就行,作為續命的藥引血囊,幫自己再續一世,顏老頭還強調,這是自己跟顏家的羈絆,隻能是這幾個,外人不行。而作為回報,自己可以像守護家族的神靈一般,庇佑顏家又一世——就像這一世,他數次庇護顏菜人、救他於水火之中那樣。
而顏菜人如果不願意,他也不強求,閻王收時就撒手,葬了便是。
說完這話,顏老頭閉上眼睛,再不言語。
顏菜人跌跌撞撞出了房間,在庭院中呆坐了一夜,回思半生,百感交集。
黎明時,他計議已定,振理衣冠,召四個兒子議事。
他對兒子們說,如果沒有顏老頭,自己早在七八歲時,就死在某家大戶的大鍋裡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自己心甘情願做義父的續命藥引,希望義父大好之後,兒子們能繼續代己行孝。
古時崇尚孝道,哪有兒子們看著爹去死的道理?而且顏家在顏老頭的領引下,家風一向不錯,算是書香門第,男女都讀聖賢書——當下幾個兒子爭先恐後,都要代老父去做這個藥引,最後不得已,掣簽而定。
中簽的是顏家老二。
顏菜人帶老二去見顏老頭,顏老頭一聲長歎,流下眼淚,問顏老二有什麼心願沒有,顏老二倒也坦誠,說希望家眷此生衣食無憂,兒子能搏個功名,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