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對對!還是大哥有文化!”
......
與此同時,街上的人潮越聚越多,眼看著各種店鋪相繼開張,老板們相互大聲喝早、車夫們賣力的要喝、娘子們彼此陰陽怪氣的寒暄、孩童們你追我趕的嬉鬨聲......這些充斥著專屬於新年氣氛的煙火氣,讓就是這樣普通的小鎮變得獨一無二。
......
在鬨市還在籌備前的一天,另外兩個孩子的命運也逐漸往一條既是注定、又是充滿了未知的道路上奔波。在互相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命運那眼花繚亂的錯綜纏結,正將蕭家兄妹與金家小小姐牽引向概定的終點線。
......
黑夜裡,丐幫子連片的屋子將矮矮的身姿隱沒於黝黝一片的曠地之中。
地室內——
漸漸傳來門閂與被寒冷和潮濕折磨得生鏽透了的銅鎖碰撞出的“卡塔......卡塔”聲。
女孩兒不知所措地看著一旁可謂是“大動乾戈”的哥哥。
“哥,我們偷偷溜出來玩,幫子裡的人會不會發現?”軟糯的聲音怯生生地道,而聲音的主人是十二歲的蕭喜。
她口中的“幫子”不指彆的,就說的是“丐幫”。
是這樣的,蕭喜其實並不是土生土長的慶陽人,這還是她的哥哥蕭吉告訴她的。
聽哥哥說,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家鄉鬨過一場饑荒,很多人都死掉了,包括他們的父母。再後來,受一位女高人的指點,哥哥便磕磕絆絆地帶著自己年幼的妹妹來到慶陽這個魚米之鄉討個活路。
剛來的時候,人生地不熟,蕭吉年紀也不大。所以哪怕帶著妹妹在街道邊乞討,都要經常受年長乞丐們的冷眼,有時候就算討到了東西,也會被那些乞丐們毫不留情地搶走。
那段日子真的很難熬,好在不久後,蕭吉也慢慢成長起來,他加入了丐幫子,一邊受人嘲譏,一邊護著妹妹營生。
但是幫子裡麵人多眼雜,總有幾個不安好心的少年看他們不順眼,便經常給蕭吉使絆子。
比如在像今日這樣熱鬨非凡的日子裡,幫子裡有個叫三僑的領頭少年居然提前一日把他們鎖在了地室裡麵,叫他們出不來。三僑自己倒是帶著一幫兄弟屁顛屁顛地上街歡耍,而他厭惡的蕭氏兄妹便隻能窩在地室裡麵哭哭啼啼咯!
不過,還好蕭吉這腦袋瓜子多少要比三僑那幫混子要好使地些。蕭吉這兩天總覺得心裡不舒服,直覺所引之下,他便猜是眼看著也要過年了,三僑定是要整他們。先前被欺負得多了,再怎麼樣也會長點記性呢。
所以他提前幾日就去街上找了幫子裡從前靠盜竊為生的王麻子,聽聞他開鎖技術一流!於是,他也就好說歹說硬是叫王麻子給他做了件“萬能開鎖王”。
聽王麻子講話,說會覺得這頗有一番“王婆賣瓜”的架勢,他道這鎖王沒他開不了的鎖!
說真的,到頭來他給蕭吉的不過是條頭部燒得彎地崎嶇的細鐵棒子。
過了幾日後。
不出蕭吉所料,三僑果真對他們兄妹二人發難了。他把他們關進了潮濕寒冷的地室,地室裡的每一寸磚塊都散發著叫人難以忍受的澀黴味兒,讓人不禁瑟縮。
如今,拿著“萬能開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