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虎軍在那片樹林裡發現了幾乎5000人的屍體,幾輩子都沒見過現代炮兵火力的老鄉們今天算是吃炮彈吃到飽了,大量搜索的戰士都感到身體不適,眼前幾乎就是一片屠宰場!
斷肢殘骸遍布,有的人胳膊碎成了幾塊,有的人腿被炸飛了幾百米遠,有的被炮彈活活砸死。
這些戰士算是見過了現代戰爭的殘酷與現代武器的威力,他們還沒有見到敵人在那裡就被炮擊一鍋端了。
原本戰士們還對晚學中教授的一戰有所不解,他們無法理解一天之內怎麼做到陣亡七萬人的,這個數字幾乎是現在飛虎軍上下全部編製了。
現在,他們的指導員指著這人間地獄對他們說道“這裡隻有一戰火力密度的三分之一,就已經屠戮無數。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屬於大炮的,它能將大山炸平,能讓平原變成窪地。同誌們,慶幸吧,現在,科技掌握在我們文明這邊!”
經過兩天的確認,盟主張樂飛不在屍體內,他還是那麼命硬,在炮擊發生前一刻鐘,他帶著親兵前往前麵打獵,想打兩隻兔子,打打牙祭。
沒想到自己還沒開槍,自己一旗人馬都葬身在炮火之下。張樂飛見勢不好,拍馬就走,跑的時候孫凱正在衝鋒過河,抓俘虜抓的不亦樂乎。
等到張樂飛回到他的大本營渦陽時,身邊就剩下親兵甲士不足百人,這些親兵都是他的族人,是最核心的力量,張樂飛也是元氣大傷。
不過此時他盟主餘威尚在,將散落在外的各黃旗重新收回,加上之前族弟殺紅旗總旗主侯士偉之後吞並的紅旗人馬,張樂飛依然手握重兵。
接下來,在吸取教訓之後,張樂飛不斷派出各部襲擾乃至主動進攻皖北各地,試圖勾引駐軍與民兵出擊,然後大隊設伏,吃掉他們的有生力量。
但飛虎軍完全不搭理這種招數,新成立的空偵隊開著原本的農業飛機在天上不間斷的巡邏,偵察並引導飛虎軍用炮火攻擊後方設伏的大隊青天軍。
慘重的損失讓青天軍內部也是哀聲怨道,畢竟張樂飛沒有派出自己的隊伍,無論是誘敵部隊還是設伏部隊,都是另外幾個旗的,自己的紅黃旗除了第一次時被炸了百來人之後就紮在營內不動彈了,除非是去安全區內征糧,這小2萬人就像釘子一樣一直釘在營裡。
但現在大營也不安全了,池州那邊先修了一條簡便鐵路,運來了緊急改裝的新飛機,裝上了美國的發動機,在機腹部全麵鋪設防彈鋼板,可以有效防禦青天軍手中的各種雜式槍械。
機翼下掛載了八枚火箭彈,機艙內還有專門擲彈手與用120毫米迫擊炮彈改裝來的航彈,斜向下的雙聯米機槍也通通安排上。
飛到距離大營還有三公裡時,略微上抬機頭,將火箭彈仰射出去,隨後一個俯衝丟下炸彈。
四架飛機為一組,以大營為中心輪流進行盤旋俯衝射擊,讓在大營中的紅旗與黃旗青天軍也不得安生。
現在隨著繳獲了大量青天軍的馬匹、騾子與驢,民兵們駕輕就熟的成為了騎馬步兵,配合少量駐軍,野戰也完全不遜色於那些青天軍老手。
哦,不對,老青天軍已經被炮擊加飛機轟炸搞得十分稀缺了,現在的青天軍主力是從豫西向東來時裹挾的民丁了。
楊林通過多種手段削弱當麵之敵的有生力量,通過小規模交戰提升部隊的技戰術水平,通過這一次的對手為新裝備與新編製、新戰法的研究摸索提供經驗。
事實上,青天軍這次的磨金石作用還是很突出的,不少池州的飛行俱樂部學員在他們頭上逐漸完成了作戰訓練,而不是隻會飛農藥機的民間飛行員。
事實證明,飛機的機動性可比騎馬步兵好多了,現在是青天軍喪失了進攻的突然性與隱蔽性;步兵五大戰術的地位得以確立;炮兵在這次的炮火支援中總結出了諸如《火力支援》、《延伸射擊》、《步兵與炮火支援的協同》、《火炮快反的體係化建設》等諸多第一代成果,促成了飛虎軍第一本軍事期刊《火力》的誕生。
這樣的大練兵可謂是好處多多,但對於青天軍來說就不是那麼美妙了,因為,他們缺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