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進退(2 / 2)

昆池劫 蒼梧賓白 3947 字 9個月前

曆經種種波折,好在駙馬最終平安歸來並以軍功升遷,但這一手算是徹底絕了旁人籠絡攀附裴如凇的野心,從此成為“持明公主與駙馬感情不和”的鐵證。

固州平定後,皇帝派三皇子聞琢、四皇子聞瑞等分赴北邊安撫百姓,裴如凇再度隨行前往,一去又是兩年;再後來固州改為敦寧郡,聞琢受封燕王,兼領敦寧都督,裴如凇在京中待了沒多久,他父親左仆射裴鸞因太子案被貶出京,緊接著他就被外調往敦寧郡,成為燕王府參軍——這回不用多說,背後顯然又是持明公主的手筆。

這十年裡裴如凇曾以為自己理解了公主,公主也理解了他,兩人懷抱著不言自明的默契:他承擔了駙馬的職責,公主不必有後顧之憂,能安心在朝中施為;而公主成全了他的誌向,讓他得以脫離裴家安排好的道路,憑本事立足邊郡,做個真正的治世之臣。

這樣互惠互利的關係如果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算是很好的夫妻了。可是那夜慈雲寺的大火燒穿了層層掩飾,公主的布局終於完整地顯露出來,裴如凇這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她為他鋪就了一條多麼長遠的路。

從公主府到邊關沙場再到朝堂,這份周密,在她身死後很多年裡,仍然無聲而長久地庇護著他。

裴如凇不得不推翻一切固有認知,從頭梳理舊日的蛛絲馬跡。他不肯回裴家,也不能住公主府,一意孤行地住在按原樣重修起來的慈雲寺裡。他想,聞禪是那麼深謀遠慮的人,不可能漏算掉越王的殺意,她應當是假死脫身,說不定等朝局穩定了,她就會突然現身。

一年兩年過去,他又想,陸朔撂了挑子,新帝為了公主舊人傷透了腦筋,這回她總該看不下去出現了吧?

又過了五六年,他想,她也許是厭倦了朝堂爭鬥,跑到某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逍遙去了。她不願再回來,是不是覺得兩人之間已經兩清了呢?

十年之後,天下大亂,江山風雨飄搖,公主還是沒有回來,裴如凇終於徹底死心了。

這麼多年,裴如凇把舊事翻來覆去地揉碎了一件件審視,唯獨有一點他從未懷疑過——聞禪也許不在乎駙馬,不在乎皇帝,不在乎榮華富貴和滔天權勢,可她絕不會把江山黎民、社稷蒼生當兒戲。

就像此時此刻,明明是過去的事、過去的錯,她卻依然把那當成是自己的心病一樣來疼。

眼看著她的眉頭越皺越深,裴如凇忽然開口:“在敦寧的時候,當地的月奴人很擅長彈琵琶,我學會了一首曲子,想著改日有機會的話,要彈給殿下聽。”

“嗯?”

聞禪短暫地從焦慮裡分心,見他起身走去外間,抱回了一把不知何時放在那裡的琵琶:“這是乾什麼?”

“前世沒能見到殿下最後一麵,是我畢生遺憾,今日有幸重逢,已是上天對我格外開恩。”裴如凇聲音壓得低低的,千言萬語到了嘴邊,都覺蒼白無力,“把這一曲給殿下彈完,算是了卻了這份執念,前生緣分已儘,今生……全憑殿下心意。”

從他們都帶著記憶重生的那一刻開始,今生注定與前世不同,那段世人眼中強求來的姻緣,裴如凇沒有說“不”的權利,一旦聞禪選擇放手,就如四散崩潰的流沙,誰也救不回來。

掙紮挽回的樣子或許不那麼好看,但是比起漫長十年又算什麼呢?

裴如凇彈琵琶和彈琴的時候不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