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38章(2 / 2)

她低眉點了點頭,規規矩矩地立好,餘光卻在台下臣民的臉上掃視。

待一切準備就緒,曹顯領著一眾功勳將士在高台上立成一排,舉杯向臣民慶賀。

見禮後,禮官開始宣讀本次伐晉軍功的排行與獎賞,每每念及一位將士的威人,眾人無不歡呼雀躍,將濮國的大國氣度展現得酣暢淋漓。

然這樣的沸騰在念到甄伏的名字時,戛然而止。

“巴蜀之人怎可領我濮國軍功。”忽然,一位大臣從列隊中站出,朝曹顯躬身一揖。

他看起來文文弱弱,然脊梁筆挺,一臉正氣,說這話時言語鏗鏘,氣度並不輸威猛武將。

甄伏曾見過此人畫像,應當就是因直言進諫而聞名六國的濮國相輔大人李牧。

“當年巴蜀對我濮軍之困袖手旁觀,害多少將士馬革裹屍?”

“巴蜀之人萬死難辭其咎,如今,怎可由巴蜀之人與我濮國將士爭功?”

“若非巴蜀領各諸侯國推卸責任,先主公又怎會死於外族之困?”

“不共戴天之仇,主公都忘了嗎?”

......

濮國本以吏治開明著稱。

如今,李牧一句話輕易激起千層浪,本還躊躇觀看局勢的大臣紛紛上前諫言,言辭激烈,直指天子以及各諸侯國與濮國的矛盾。

甄伏原以為背叛巴蜀已是極艱難的選擇,卻未曾料到,融入濮國才是真正的征途伊始。

父親的告誡言猶在耳,當時不明,如今卻如滔天巨浪,將她淋了個濕透,渾身冰涼。

“濮國遠比你想象的要麻煩許多。”

原來這便是濮國的麻煩,是憑她一人之力,絕無可能抵抗的國與國的對立。

這一瞬間,她覺得自己立於懸崖之上,狂風呼嘯,隻需輕輕一推,她便會墜落深淵,屍骨無存。

怔忪之間,一股溫熱自她冰涼的指尖處傳來,隨即完全包裹她柔軟。

十指交扣,他握緊了她的手。

“我在。”

曹顯壓低的聲音飄入她的耳中,她驀地回神,看向聲音來處。

他的棱廓依舊硬朗,然眼裡卻含著溫柔的笑意,奪目的光輝讓天地失色。

“甄伏救我性命,以一萬之力抵八萬大軍。”曹顯將甄伏拉近身邊,將淩厲的視線投向台下的臣民,“沒有她,就沒有我,更沒有今日的勝果。”

他冷眼掃過李牧一眾,再次沉聲:“爾等文臣常將英雄不問出處掛在嘴邊,怎麼今日又不興那一套了?”

“我等並無否定這位姑娘的意思,但軍功非同小可,怎麼隨意派給他國之人?”

李牧又是上前一步,不卑不亢,據理力爭。

“你的意思是隻要為我濮國之人便可領濮國軍功?”曹顯像是早預料了李牧的話一般,嗤笑:“甄實初與甄伏皆已拜入我麾下,便算我濮國人,為何不可領軍功?”

李牧聞言一頓,精明的眼睛一閃,趕忙道:“這謀士......”

他還想將招募謀士的規矩搬出來與曹顯理論一番,但主公卻沒給他這個機會,截斷了他的話頭:

“我已將甄家父女收至麾下,軍功也經各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