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前麵的峽穀,眾人有些犯愁。
即使卸嶺部神通廣大,也不可能憑空造一座橋出來。
這時,黑山軍出身的於毒說道:“我以前作戰的時候,曾經被逼入陷阱,也遇見過類似的情況。那個時候,我們全軍陷入生死的絕境,但沒有這個厲害的梯子。”
“記得兩道峽穀之間,有一座已經殘破的木橋,木橋中間已經斷裂,無法正常通行。萬般無奈之下,有常在山中行走,身輕如燕的好漢站了出來。”
“他將兩條樹乾綁在一起,這樣就夠到了對麵的斷橋。然後一個人背著輕繩索,走獨木橋到了對麵。用輕繩索拉了重繩子過去,最後製成橋梁,救了大家。”
“這個人就是張飛燕,也就是現在的黑山軍領袖,平難中郎將,張燕。不知道卸嶺部中,有沒有這樣的能人?”
申隆聽了,想了想說道:“身輕如燕的好漢倒是有幾十個,但能走拚接獨木橋的估計沒有。”
不過,申隆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說道:“但我剛剛聽了你的辦法,感覺可以召集我部能手商討,半個時辰之後估計能有辦法。”
申隆召集了卸嶺部的五十幾名能手,傳達了基本方向後,讓眾人以五人為單位,各自提出操作辦法。
果然,基層將士有很多各式各樣的辦法。
有人提出,可以用蜈蚣掛山梯,搭配幾根堅實的樹乾,隔空搭到對麵,派人走“獨木橋“拉繩索過去,然後搭建臨時橋梁,再讓工程兵正式建成木石結構的橋梁最為可行。
還有人建議,可以投擲山地常用的標槍、鐵爪,上麵綁上繩索,先爬過去一個人,然後再按上麵的辦法搭橋。
這些辦法都有一定可操作性,但無法單獨執行。例如兩邊相距約有五十步,很難用鐵抓、標槍綁著堅實的繩索扔過去。
不過,申隆很善於集思廣益,他結合了眾人提出的辦法,略微完善後,開始嘗試。
一位不足兩百漢斤,手腳細長有力的漢子挺身而出。綽號“竄山猴”的他,是卸嶺部倒鬥的好手,多次執行過翻峭壁、蕩繩索的危險任務。
他先爬蜈蚣掛山梯,這梯子由一段一段梯子拚接而成,後麵有幾十步的距離在山崖上,由眾人壓在後麵。
往常情況下,如果是二十步的距離,是可以直接搭過去,足以承載一個人,帶著輕繩子走過去的。
到現在是五十步的距離,如果真把梯子搭這麼長,估計到三十步的時候,梯子就會大幅下垂,甚至出現中間斷裂的情況。
當他人走到二十餘步的距離後,果然出現梯子下垂的情況。這時候換做一般人,恐怕已經無法站立。
但“竄山猴”是卸嶺部的資深好漢,他膽大心細,腳下沉穩有力。他站在傾斜的梯子末端,全力朝對麵拋出一物。
“噠”
那東西撞在對麵石壁,沒有抓住。他隻好順著繩索把它一點點收回來。
申隆在後麵看得真切,喊道:“猴子,彆費時間,安全第一。你再扔一個就是。”
原來他剛才拋出去的是鐵爪。除了蜈蚣掛山梯以外,鐵爪和標槍也是卸嶺部從事倒鬥時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