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河套的友軍(2 / 2)

張既給於毒一個眼神,於毒會意,突然暴起,邊打邊揭露他剛才所有的謊話。徹底從**、心理兩方麵,撕爛他最後一點點防線。

那老奴隸辯解不過,隻得承認他剛才說謊,但不說為什麼,也死不承認他做過這些事情。

張既最後說道:“剛才有一個細節,你可能沒注意到,那就是我所說的奸細,根本沒有說是你。你卻在所有關鍵節點否認、撒謊,不是你自己心虛,又是為何呢?”

事情已經大致確認,張既、於毒又讓人拷打老奴隸的那些同夥,很快他們就指認是這老奴隸讓他們分散屯民注意力,又聯絡匈奴人。而且私下裡,還讓他們探聽了軍屯位置和哨所情況。

水落石出,於毒恨不得將這老奴隸活活扒皮。張既阻止了他,專門將他們留給童遠親自發落。

張既等人忙著鋤奸,收買分化匈奴人的時候,暫時讓響應新西涼軍的各部,管理朔方等地。

烏桓那樓部落,位於上郡、朔方、西河、五原這四郡交界之處,其部落首領十分年輕,但一直向往強盛的大漢能夠統轄他們。

烏桓人在政權方麵與羌人有些相似,隻有部落大人,並無統一的國家,並且帶有母係社會的一些傳統,內部女性地位較高。

由於居住的位置更加靠南,且長期與大漢的對手匈奴、鮮卑作戰,他們已經主動漢化,經濟上農牧結合,與並州漢人較為相似。

這一次,那樓部早就通過商路與新西涼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雖然暫時畏懼匈奴人的淫威,可一旦有機會,就在背後狠狠地捅了匈奴人一刀。

陰山北部的拓跋鮮卑又稱作鮮卑索頭部,他們也通過商路與新西涼軍建立了合作關係。

鮮卑人在靈帝時期,在檀石槐的征服、發展下,一度出現了統一且強大的政權。

可是,檀石槐死後,鮮卑諸部又分裂為較大的四片勢力。

其中拓跋鮮卑即索頭部、禿發鮮卑、乞伏鮮卑等分裂為西部鮮卑諸部。

其中拓跋鮮卑勢力較大,主要在陰山以北發展。他們部落首領拓跋力微,此時年方二十四,卻少年老成,還學習漢人的習俗,希望投身大漢。

拓跋力微對周圍的部落不卑不亢,對於部落內的長輩能夠虛心向學,接待各方商旅如朋友般熱情,並且對漢人抱著向往和親切的態度。

張既當然不會錯失這樣的盟友,有了那樓、拓跋力微這一近一遠兩個實力不錯的朋友,再加上匈奴人本身也厭惡與大漢交手,所以這次前哨戰異常順利,已超出預期收複朔方郡告終。

童遠得到消息,在建安三年春正式發兵河套,討伐主動滋事的匈奴殘部,同時讓董白向朝廷活動,爭取輿論上的優勢。

與此同時,安排賈逵、孫資等遊說太原郡知名大族,讓他們配合朝廷收複並州。

他計劃自西向東再收複五原、雲中幾郡的時候,太原、雁門的郭家、王家也能聽從天子詔令,響應渭陽君和他的統轄,讓並州徹底安穩,在新西涼軍的引領下,重新振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