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這邊,以荀諶旁支為掩護,建立起一套明暗兼備的聯絡體係。
與潁川許昌方向,以聯絡家中為紐帶,建立日常渠道。
與幽州方向,以商業往來為紐帶,名麵經商實際指揮。
冀州青州方麵,多由荀諶出麵,但他經常與該旁支聚會宴飲,實際上聽從荀彧安排。
兩個月時間,在荀彧王佐能力推動下,首先爭取到了名士崔琰的支持。
這崔琰出身清河名士,為袁紹效力,但此時反對袁紹,與他的老師鄭玄密切相關。
他是大儒鄭玄的弟子,鄭玄於近期因為袁紹袁譚而病故。
曆史上,袁紹屢次請鄭玄出山,為其效力,都被拒絕。結果在官渡之戰時,袁紹為壯其軍威,指示袁譚脅迫七十四歲的鄭玄隨軍,導致其病重不起,很快去世。
這條世界線中,袁紹因屢戰屢敗,迫切希望有名士大儒為他撐腰,於是在同一時間,又指示袁譚脅迫鄭玄隨軍,導致其病情加重,因病去世。
崔琰其人體態雄偉,聲音洪亮,眉目疏朗,須長四尺,很有威重的儀態。曆史上在曹操都對他十分敬畏。
此時,他恩師被屢有惡行的袁譚脅迫而病逝,當然讓他無比憤慨。
如果沒有荀諶荀彧聯絡,他恐怕直接憤而離去,或者當麵斥責袁紹袁譚。
結果他暫時忍耐,為暢想中的河北和士族更好的未來而聯絡各方。
在荀彧慧眼識人和荀諶、崔琰的出麵之下,一批之前未被重用的優秀人才,為曹操荀彧奔走。
其中盧毓、國淵、徐邈、劉放、崔林幾人,在後麵反袁擁曹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幽州涿郡盧侃,是大儒盧植之子。
當年,袁紹的一些行徑瞞得過他人,卻被盧植看得很清楚。
所以盧植之子盧毓,既不支持袁紹,也不支持公孫瓚,直到崔琰推薦才暗中在涿郡積攢力量,準備反袁。
青州樂安郡人國淵,也是大儒鄭玄的高足。
此人曾避難遼東,後來回歸故鄉。
曆史上,被曹操征召為司空掾屬,開辟了大量屯田。此時還未投靠曹操,就被荀彧等人發掘,在青州積攢力量準備擁曹。
幽州薊縣徐邈,此時也被發掘,暗中配合田豫、梁習,專門做閻柔的工作。
此人曆史上以民政和書法聞名,為曹魏治理各方,很有美名。
幽州涿縣人劉放,是漢廣陽頃王劉建後代。
他暫時在漁陽太守王鬆任職。曆史上,曹操北上之時,他成功勸說王鬆放棄割據投靠曹操。日後還與孫資一起,成為曹魏職掌中樞機密之人。
上述四人在各地準備舉事,而各方奔走就由崔琰從弟崔林來做。
曆史上,崔林在曹操平定河北時被發掘,日後成為曹魏三公,與崔琰等一起發揚了清河崔家的名聲,成為日後著名門閥士族。
曹操十分擅於發掘任用人才,而曹操陣營中這方麵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就是荀彧。
這次由他坐鎮鄴城,安排各方暗中反袁擁曹,固然犧牲很大,但勢在必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