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加強宛城方向(2 / 2)

“至於剛剛經曆戰火的鄴城附近,更沒有足夠糧食支持曹操先打袁紹,再戰我軍。”

聽了田豐的話,張既心想這一點與自己真是不謀而合。

“曹操的兵力也不允許。”

“袁本初雖然先後敗於我軍和曹軍,但終究頗有實力,肯定想著奪回鄴城。”

“曹操足智多謀,身邊能者眾多,可僅靠渡河的兵力不可能同時對付兩個強敵。”

楊阜點了點頭,田豐所說與他想說的內容非常一致。

另一位謀士也被田豐的話觸動,不過是另外的原因。

許攸聽了田豐的講話,眼裡微微一亮。

這段話一點沒有貶低自己前主公的意思,如果是在環境惡劣的官場肯定會遭人攻擊。

但新西涼軍的眾人沒有這個趨勢。

相對熟悉此道,卻也深受其害的許攸,怎能察覺不到呢?

眾人跟著討論的邏輯,發現思維不斷延伸,固然與最開始的想法不同,卻感受到絲絲提升與快意。巘戅bxwx.co戅

徐榮也補充道:“吾覺得田太守說得不錯。”

“更何況我軍已初破馬超,這韓遂一起兵,我軍就退卻,實在過於示弱於敵。”

徐榮的說法也得到眾將的認同。&#21434&#21437&#32&#31508&#19979&#25991&#23398&#32&#98&#120&#119&#120&#46&#99&#111&#32&#21434&#21437

“可是,曹操不便於攻擊我軍,卻可能再次向洛陽施壓。”

說話的人是負責情報與人才的張錄,他顯然知曉曹操長期以來的目標,對於這一點非常關注。

童遠一直不擔心曹操來打他,卻最怕曹操突襲洛陽。

一直沒說話的賈詡終於動了動身,說道:“對曹操需要變被動為主動。”

“隻是,掌握主動的方向不在河東或者上黨,而是南邊的宛城。”

“哦?”

不止一個人發出驚異的聲音。

宛城現在有張繡等人守衛,之前由於遠離童遠核心區域,所以是一塊短板。

這一年多來,張繡部按照屯田軍的方式整編,安置許多屯田,保留部分脫產的精銳部曲兵。

在長安逐步恢複繁榮。武關牢牢在握的情況下,劉表也基本中立的情況下,宛城反而成為威脅曹操核心區域的一把尖刀。

賈詡提議,可以加強宛城方麵,防範曹操突襲洛陽。

童遠盤點宛城守將,有張繡、廖化、胡車兒、裴元紹、張先、雷續等。

精銳西涼騎兵約三千多,其餘部曲四千多,屯田軍亦有萬餘人。

如果對抗曹操手下將領,確實足夠了。

但要是威脅許昌等地,恐怕還差許多。

尤其是精通謀略和民政的文士,暫時一個也沒有。

其實,他與張錄、馮謀、裴輯等人多次商議過荊州方麵的在野人才。

裴家長子,現居襄陽的裴潛也團結了不少優秀人才,其中就包括在文學上極為耀眼的王桀等人。

隻是後世最負盛名的那位,還很年輕,也很難有機會達成緊密關係。

考慮當下,必須提前在宛城有所準備,才能在關鍵時刻遏製曹操。

比調兵遣將更重要的是當地能否供給大軍補給,以及道路、河流是否方便運輸。

宛城沒有內政人才,是最緊急的矛盾。

可惜荊襄人才還不能為其所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