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完和孔融也是這樣設想的,要不然讓童遠大軍西去,給曹操背刺的機會。要不然讓童遠非常重視,使其先出兵幽州,與曹操矛盾全麵升級。
不論哪種,都對除國賊複興大漢有好處。
而朝廷在益州劉璋這裡,也挖了一個坑,準備讓童遠往裡跳。
......
第二次孟津會談的第一天非常順利。
益州方麵的計劃全都可以執行,劉璋在長期友好,朝廷有意的情況下,應該不會做實質性反對。
田豐很快就是侍中,隨後直接出使說降張魯和劉璋。
曹操很有威脅,但不太可能四處為敵,或者突然找過來決戰。
總覺得有些順利。
順利得有點假。
恐怕有問題。
伏完之前比較神秘,這回突然無事獻殷勤,必然有所圖謀。
楊彪之前聯絡韓遂的書信,表明洛陽方麵的部分人有明確製約其發展的行動。這種行動不是楊彪單方麵的行動,應當代表著劉協的一定想法。
伏完之女貴為皇後,是東漢新一代外戚,如果所料不錯,劉協很可能正通過此人重新執掌大權。
這種行動與坐視新西涼軍越發展越強大是矛盾的。
所以,其中必有蹊蹺。
……
田豐和衛覬相識不久,卻分外有共同話題。
今日,他們兩人談起古代的法律製度,分析幾十年以來的各種劣政。
“地方之吏員多用本地者,官員卻根據三互法選用其他州者。”
“試圖用這種方式避免地方做大,本身不失為一種巧妙的辦法。可是,根本對地方基層失去影響力沒有任何改變。”
“主公則剛好相反,選用之人不以本地外來為最主要區分,而是根據職能和定位,區分為屯田和小農莊園兩區域,”
田豐之前在袁紹賬下之時,對童遠執行的屯田嗤之以鼻。認為其與曹操十抽四五的屯田基本一樣,是一種高額盤剝加強治軍。
可是實際接觸才發現,軍屯民屯竟可以認為是零稅收。
所有的產出都被用來供給士卒及其家屬,雖然平時按照定額分配,可是糧食集中到縣鄉中,打仗時還是給他們使用。
這樣的待遇,士卒豈有不熱愛屯田者?
普通的士族豪強莊園執行細致的檢地,然後按照規模累進征收。
這種做法在彆的地方肯定會遭遇強烈反抗,可是主公卻通過大幅減免手工業、非糧食貿易等稅,獲得支持促進手工業發展。
河東、天水士族還獲得一定政治地位,其中優秀者被大膽任用。
普通百姓方麵,一戶不足百畝者多為免稅或者嚴格執行十抽一。雖然部分區域有限製人口、不得伐木、必須燒炭石的要求,但待遇與安全比其他地方強了太多。
田豐又從衛覬這裡問了許多細節,發現屯田中鄉以下沒有脫產官吏,以小農經濟和莊園經濟為主的其他區域,由於征稅征兵的職能大幅減弱,脫產官吏也是相當低的水平。
所以鎮北將軍不需要百般收稅,來養活海量的官吏。
唯有城鎮官吏數量稍多,但直接稅收不來自農夫,市場中的糧食也完全足以供給本地,向外銷售也多在整體統籌之下,以獲得較高收益。
一應監管製度也成本低效果好,唯有律法方麵,還沒有配套跟進。
田豐和衛覬都對這方麵有一些結合實際情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