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張鬆伏誅(2 / 2)

幾人分析道:“順應頜陽候的政策,無論是投降的人,或者是投靠、招攬的人,都會給與一個可供提高、發展的空間。劉州牧安定益州,與巴人和睦,結好西羌,安定南蠻,政績卓然,估計日後地位不降反升。”

另一方麵,吳懿等人也利用自身廣闊的人脈,遊說群臣。

“各位無論文武皆為不可多得的人才,投降童遠後會得到更大的發展機會,以童遠一向的處事風格,隻要不拉幫結派,也不會乾涉各位與州牧之間的關係。”

楊懷、高沛、王累、董和幾位重量級的手下都發出了支持投降童遠的決定,但不能無條件投降,要保住劉璋支持者的既得利益。

法正官位不高,但能力登峰造極,從政治、軍事、屯田、手工業、商業、治理環境、團結少數民族、漢化、抗禦外敵、重用人才、建學堂、辦醫館、賑災各個方麵講述了童遠的業績,至於投降與否他一字未提,哪一項不是大家的夢想。

劉璋立刻派吳懿、孟達、法正、嚴顏為代表與田豐、裴輯商談投降事宜。

劉璋下令:張肅心懷益州、大義滅親,升張肅主簿。張鬆子女保留,不殺不罰,供米月供柴,選擇學堂供其讀書。

張肅雖然狠毒,但看見老母整天哭泣,想起張鬆與自己相依為命,成年後自己屢屢刁難,張鬆對他始終如一,自己看見張鬆走入歧途不僅不規勸、挽救,反而落井下石,一個超天才隕落了,自己是罪魁禍首。

不管張鬆是不是父親的骨肉,但和自己同母所生,血肉相連,到死張鬆都不知道自己是寒先生的血肉,他連有這麼個人都不知道,何罪之有?

母親不再認他,其他弟弟、妹妹也與他斷絕了關係。張肅把自己的房產、貨站轉在兩個侄子、侄女名下,讓管家代理經營,給足他們生活費用,等侄子、侄女長大成人後交給他們,教導他們好好做人,彆學他們的父親與大伯父,他此生沒臉回成都了。

在和平解決益州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徐珍貢獻最大,冒著生命危險,打進敵人內部,獲取了重要情報,居功至偉,提升三級,列為四海商幫重點培養對象。

那個何老太太向四海商幫透漏張家信息的事情,她得到了很大的好處,心裡一直不安,害怕因為自己貪財害了張家,她聽張穎說過,她大哥原來經商,從政十幾年就升至太守;三弟更了不起,滿腹經綸,官職彆駕,是益州第二大官,母親一提起這兩個兒子就合不攏嘴。

此後,她有意在張穎院外散步。哪天他經過張穎家,聽見張穎哭的聲嘶力竭,就進去安慰一下,隻見院內新設一靈堂,靈堂有一口金黃棺材,棺材蓋沒有封閉,張穎的子女、兒媳、女婿,全部披麻戴孝,連幾個孫子輩的小孩也一身白,張穎的丈夫兩眼紅腫,扶著妻子抹眼淚。

何老太太急忙向下人詢問,原來張鬆與劉表勾結企圖挑起益州與西涼新軍的戰爭,被哥哥張肅拿到人證、物證,向劉璋告發張鬆。

張鬆與幾個同夥被劉璋斬首示眾,現在頭顱還在城牆上掛著,張家已經被封鎖,不能出進,張穎隻好把弟弟的無頭屍體收斂,等五日期限一到取回弟弟頭顱歸棺,擇日出葬。

何老太太聽後,兩眼金星直冒,兩眼發黑,雙耳轟鳴,下人看見何老太太搖晃,急忙扶住,好一陣才緩過氣來,和老太太淚流滿麵,口中不停念叨“作孽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