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圍攻叛徒李術(2 / 2)

第三天,吳軍的大寨已經堆滿了雲梯,隻是不見士兵走動,其實天黑後吳軍大寨已經沒人了,隻能在城樓上看見炊煙升起。

申時,距離北城門二十裡遠的一處穀地內進入了兩千多家丁、郡縣兵組成的步騎兵,一隊穿著整齊的衣服,幾名頭領穿著兩檔鎧,統一長矛。

另一批人衣服雜亂,兵器各異,隊伍淩亂,不時傳出罵罵咧咧的聲音。

埋伏在兩側坡頂的兩千東吳士兵在黃蓋的帶領下做好了戰鬥準備,等敵人全部進入伏擊圈,一陣梆子聲響起,兩側坡頂上的火箭如飛蝗向穀底傾瀉。

又是上次對付曹仁的辦法,非弓箭手射箭,比上次更實用;溝底、土坡布置了大量硫磺、火油、茅草引火之物,遇火便然,那用什麼準頭。

其實周瑜十天前就派出了大量奸細對廬江郡四周作了仔細勘察,發現了這個從北麵支援廬江城的必經之地,黃蓋接受在北麵埋伏的任務後,準備了大量易燃物。

用火,是周公瑾最得意的手法。

大火迅速在穀內漫延,奔跑的敵人如同一個個移動火源,跑到哪裡哪裡就燃起了大火。有人向兩側土坡攀爬,結果被吳軍滾下的茅草火團帶倒,變作火球滾下土坡。

僥幸有人爬上土坡,也被射死或被長矛捅死,滾到穀底變作燃料。大火燒的劈啪作響,哀嚎聲、哭喊聲震耳欲聾,毒煙帶著烤肉的香味四處飄散。

大火燃燒了一個時辰後熄滅,穀底隻剩累累白骨。

戰爭是殘酷的,黃蓋等久經戰陣的將士們見多了,滅火後稍作休息、進食,把幾十名燒傷的士兵抬到馬車上,急忙集合隊伍向西南進發,那裡有陳武設下的埋伏,等著西麵支援的敵人入甕。

有黃蓋的兩千軍隊加入,這邊的埋伏戰輕鬆解決,還俘虜了一千多士兵。

廬江城南麵二十裡遠是一片一望無際的稻田,此處無險可守,一條大路橫穿南北,不時有行人、車輛通過,如果進行土工作業,很快就會把消息傳出去。

大路從一個大鎮穿過,街道兩旁各有一排門臉房,後麵是一座座院落,是一個商業為主的貿易區,主街南北一裡多長,這裡是埋伏敵人的唯一場所,但是不能用火攻。

傍晚程普控製了這個村鎮,把貧民轉移到後麵稍遠的院落,留下士兵看護,防止他們通風報信,或者幫助敵人,畢竟他們是同鄉。

還需一部分人偽裝成做生意的夥計,有些門臉房晚上要經營的,否則敵人進來後發現端倪就跑了。

程普讓長矛手、刀斧手藏在門臉房的後院,弓箭手隱藏在屋頂房脊後麵,有二層的房間也埋伏了弓箭手和刀斧手。

讓他難辦的是人手不足,不少於自己的敵人是行軍戒備狀態,隻能突然發起攻擊多殺傷敵人,然後進行決戰,隻能儘量減少傷亡了。

不出程普所料,伏擊戰下來,殺傷敵人一千,俘虜一千,吳軍也付出了三百多人的傷亡代價,這是三路伏擊戰最難打得一場。

三路軍隊在子時後,在廬江城東麵十裡處吳軍大寨外東、南、北外麵埋伏,周瑜帶領一千五百兵馬隱藏在廬江城東南五裡處,準備斷掉李術歸路。

五百軍隊留在營內由孫權、朱治率領誘敵。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