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選讓管家送巡城監四人離開,他看著幾位年輕人的背影,總覺得他們很聰明,但也很笨。不論天子和楊彪搞什麼把戲,終究隻能做他和李儒的墊腳石而已。
諸葛亮其實已經看出李選的態度,讓他們當出頭鳥,讓楊家吸引董承的火力,兩家鬥起來才符合他的心意。
看來他們的上司楊修明知李選的態度,故意讓他們拜訪李選,有讓李家分散吸引火力的意思,想讓他們這顆石子把洛陽這潭死水激起一些波瀾,至於這顆石子被淹沒了他也不在意。
回到皇女台駐地,每個人都在琢磨這朝廷幾大員的關係。
諸葛亮、黃月英心靈相通,兩人的想法總能一致,他們對於天子三番找自己來洛陽的事曾今想過多次,是什麼人向天子推薦的自己夫婦二人?
為何當今天子這麼看重他一個人躬耕於南陽的隱士?
在荊州本地的名聲是通過誰傳到天子耳中,又被這樣重視的呢?
這件事他一直有點想法,但總覺得沒搞清楚。
還有一個疑問,似乎楊彪不是楊修的領導者,難道楊修直接受天子指揮?
張遼經曆較多,早對什麼朝廷重臣已經失望了。
唐姬此時也在想她這個皇帝小叔子,總感覺天子自以為是,有一套拉攏人的手段,但往往顧此失彼,既不能為她夫君報仇,也不可能真的複興大漢。
其實四人中隻有唐姬對上層的形勢理解的最透徹,不是她高人一等,而是她的位置與立場。
唐姬沒有參與任何政治勢力,自己也沒有政治抱負,她隻有一個願望:為先帝報仇。她時刻關注朝廷內各個勢力的角逐。
當各個勢力利欲熏心、爾虞我詐,沒人能看清大局,因為他們是當局者。唐姬就是那個旁觀者,她從雲端裡走出來,不帶一絲雲彩,隻有她能看清腳下一個個小醜的表演。
她是一個旁觀者,一個也是唯一的合格旁觀者,李儒的力量要借用,劉協的力量也是一樣。
諸葛亮四人還要繼續調查董承那幾隻水賊、土匪軍隊如何利用野豬、野狗擾亂村民。
董承到底在圖謀些什麼?
這件事怎樣才能抓現行?
村民充軍,土地劃歸董承的私家兵馬軍隊,這就相當於搶奪村民的土地,把村民變成流民,沒有人會忘記那席卷大半個大漢的黃巾蛾賊。
諸葛亮由於是士族身份,不可能對黃巾軍有太多正麵情感,所以和多數士族一樣稱呼其為蛾賊。但是道理還是一樣,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必須依賴各地士族豪強武裝,才最終形成了今日這個局麵。
而今日這個局麵並非一日而成,而是朝廷士族官僚你爭我奪,對基層要麼已經徹底喪失,要麼淪為苛政盤剝百姓。所以洛陽的局麵,不是先要硬碰硬解決這幾個軍閥,而是整頓吏治,重新建立基層體係,任用循吏恢複威信,再聚集義士訓練兵馬,平定割據的軍閥。
這次對付董承不是他們的目標,而是一次整合基層力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