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分析道:“現在見過董卓餘孽的人都已經死了,我覺得那個親衛講得內容有水分,也就七分是真的,估計也就一千羌胡。”
他通過自身的經驗判斷,敵人不可能那麼多,否則都不用埋伏了。
張遼思慮一番之後,說道:“我覺得很奇怪,羌胡以弓馬著稱,怎麼會是裝備了大量弩機呢?”
高順則說道:“這點確實奇怪,可能是董家提供的?不過通過之前抓到的車隊扈從那得知,他們確實是先向北再向東避開皇甫將軍的,然後從祋詡方向往北區投靠羌胡。”
張遼把話接了過來:“考慮到董家與羌胡的關係,那麼他們不久之後應該向西北方向前進,這樣也符合常理,如果他們要投奔牛輔,則不用出祋詡還向北,直接向東即可。”
高順又說道:“不過他們也可能從橋陵改道向東,但現在牛輔已死,他們向東必然會被發現消滅。所以向北追殺,應該沒問題。”
……
另一邊,數日前,童遠就安排了少量騎兵作疑兵向北偽裝大隊北逃的樣子。如果一切順利,估計十日後,改道折返追上車隊。如果發現敵人追擊則徹底深入羌胡、南匈奴統治範圍,估量追兵也不敢深入。
這幾日在山裡行軍雖然聽起來無比艱難,可是車隊沿著山穀中的一條河流前行。夏初下雨還不頻繁,沒有遭遇山洪的危險。這裡沿著河流曾經有一條可通車輛的道路,不過現在業已荒廢。
當然,車隊的負擔大幅減輕,將不少的貴重之物獎賞給士卒,搞得全軍氣氛高漲,好像得勝之師一般。更重要的是,現在車隊前進的方向並不是原來計劃的遠離中原,這讓普通士卒不再抗拒。錢財所能帶來的效果是短暫的,穩定的軍心必須建立在可靠的行進方向與目標基礎之上。
現在,車上主要承載的是肉乾、糧草、布匹和各種軍械,每一名士卒都隨身攜帶武器,但車上還有大量箭隻、各種材質的盔甲、長短兵器以及一些木筏、羊皮筏、挖掘工具和蜈蚣掛山梯。
這蜈蚣掛山梯卻是神奇物件,即可翻山越嶺,又可奇襲偷城。相傳是由西漢末年赤眉軍攻城器械演化而來,當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後,遇到關中豪強地主的頑抗,加之長安殘破不堪,自身也沒有將生產搞出起色,後來盯上了皇陵,並盜掘一空。
這也是為什麼與赤眉軍略有淵源的卸嶺部在謀劃司隸、並州墓穴,而不在長安、三輔地區倒鬥的原因。
據車隊裡知曉此地的兵卒介紹,車隊昨日經過之處乃是之前邊防要地,現在已經荒廢,正北十餘裡有一山峰,名曰大嶺。過了這裡之後就會進入有人煙的區域了。
一名斥候稟告道:“報,童少君,前方還有五裡即將走出山地,進入丘陵地帶。斥候沒有發現他人活動的蹤跡。”
“好,那裡可有適合大家修整的地方?”童遠知道現在情報至關重要,需要派人到附近打聽消息,好做下一步安排。
“有的,前方十裡之處是一大片榆樹林。”
“好的,傳令下去,車隊到達榆樹林就地休整,除了派出斥候之外,其餘隊帥及以上將領到某這裡,準備一些接下來的應對。”
“喏。”
車隊即將回到左馮翊地區,這裡不僅有可能來的追兵,還要麵對這裡的士族、豪強、農民、奴婢等,如果不被李傕、郭汜等人裹挾,就要有自己的力量。
要想和李傕、郭汜等人的命運有所不同,就要從現在做起,讓寒門、豪強能夠支持他,甚至是部分士族能主動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