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政工從基層開始(2 / 2)

這十八人聽了之後都沒有做聲,他們若是講述自己故事十分在行,可要是想主意辦法,那就有些難了。

童遠看到場麵略尷尬,“這個主意並不是什麼計策或者謀略,而是問問大家你們熟悉身邊同袍,他們怎樣比較容易接受你們的觀點?”

其中一個十七八歲,來自水的隊率道:“某爹娘都被貪官害死了,某投了西涼軍把那貪官殺了財產充軍才有今日。我在軍中不分地方、官職,總是把長輩、叔叔伯伯當親人對待,他們就和我熟絡了。”

“他們總是問‘你這個後生怎麼這麼就當了隊率了?‘某就把自己的事講出來,他們也講他們的故事,最後大家可親切了。”

童遠點點頭,道:“肖兄弟把大家當家人,願意和他們分享你的故事,這就是個好辦法。大家還有什麼方法?”

“某來。”一位臉上飽經風霜,看起來都快有五十的人道。

“某曾經跟隨皇甫威名將軍征戰西涼,他的軍隊講究令行禁止和輕鬆愉快相結合。打仗的時候每個人都服從命令,不能有一點疏忽。休息的時候常在軍中搞競賽和團隊協作,就像將軍前幾日做的一樣。”

童遠道:“皇甫規不愧是‘涼州三明‘之一,他這樣安排戰時嚴肅,平時活潑,不會讓軍卒時刻緊繃耗費精神體力,還能夠增進大夥的凝聚力。太值得學習了。”

“某可以嗎?”一名不是很自信的黃發鷹眉的兵卒問道。

“當然可以,穆獨兒你的經曆可了不得,快把你的辦法給大家聽聽。”

“好,某爹是安定漢人,娘是羌人。十年前那場大亂時候我才十五歲,但也參與了結寨自保。當時,叛軍凶得很,光一個村子一個村子自保肯定守不住。”

“鄉裡的豪強怕消耗糧食,隻收留青壯,其他百姓都不要。後來鄉裡的百姓們聚在一個險要的荒廢塢堡,叛賊們打了五六退了。鄉裡受傷戰死的很少,可受贍多。”

“我的爹娘因為受傷沒有藥,過了幾年身體不好就走了。而那個豪強因為太富,叛軍哪裡會放過,圍了二十多,最後內部叛亂被拿下來,一個活口都留。”

這個時候,這個被稱作穆獨兒的士卒略微停頓,他的思緒回到了那個時候。童遠深知這一情況一直在大漢的邊境上演,自己如果不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是無力阻止的。

穆獨兒繼續道:“某覺得豪強以自家為單位,對於外人盤剝挑剔,但是他們在這亂世遠遠不夠。團結大家,而且不能拋棄老弱,集合眾饒力量才能夠克服難關。”

童遠為自己這些兵感到自豪,他們比朝堂上那些隻會權術和經學的世家更懂得這個時代。自己要做的不是指手畫腳,而是給他們生存和發光的土壤。

他道:“剛剛三位的都很好,我不管是新軍還是屯田兵,都需要你們的集體親如家人,紀律嚴明卻也有一定的平等輕鬆,還有就是不分強弱、漢胡團結可團結的力量。”

“你們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講述你們的故事與方法,這也是一項嘗試,在不影響訓練的情況下到明年,你們誰做得好就升職有賞。至於後麵的口號和紀律,吾後續會找人去安排。”

“吾等聽從將軍的差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