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多時,斥候回報,表明在東北方向發現敵人,敵人以騎兵為主,對於斥候追擊並不堅決,有分散劫掠的可能。
從屯戶那邊回來的人報告,各屯已經向各鄉轉移,但東北方向的百良屯由於距離較遠,隻能優先原地防守,但是和敵軍前哨遭遇了。
張既等人又派出斥候再探,這個時候就需要根據敵情做出判斷了,是否集合兵馬出擊。
如果那些隻是敵饒佯攻,那主力離開後,其他地方就有被大幅破壞的危險。但猶豫就更不可取了,等敵情大白的時候再出擊,估計什麼都晚了。
立刻行動,張既讓民屯武裝,接替西北方向的守軍。機動兵力在兩個方向進行集結,一支自西北向東推進,另一隻自己率領,自合陽向出發,先在東北地段的丘陵與原先防衛此處的兵馬彙合。
童遠通過這半年多的時間了解到,古代打仗信息非常有限,卻也異常重要。像以前打遊戲的時候,地圖上把敵軍顯示得清清楚楚,根本就不可能。
張既的這個安排已經是保證效率,為了民眾輕度冒險了。如果模擬進攻的敵人不是五百全無種羌,而是近萬敵軍的話,對方肯定會想儘可能消滅合陽的機動兵力的。
張既在出擊之前又派出鄰二輪信使,保證戰場上信息對己方不拖延。
後麵的部分,童遠等人就不便繼續跟隨,而也是派出打著紅旗的斥候偵查情況。兩方看到這個顏色,都會知道他們是觀察員,不會多做理會。
……
第二,合陽城鄭
童遠、張既等人對一的演習進行複盤總結。
這一戰,胡人五百人在突破山中崗哨之後,進入平原進行劫掠。因張既部反應較快,事發三個時辰以內,就沿著合陽東北部的丘陵河流,將胡人壓製在東北一角。
數量沒有優勢的遊牧輕騎兵,麵對披甲盾矛步兵和大量弓箭手,結果是無法撕開防線,去襲擾後方和武裝百姓組成的第二道防線。
最後向北部山區潰敗,新軍的輕騎兵憑借熟悉地形和馬匹體力,最後取得近百殺傷成果。張既一方贏得勝利。
童遠對這次演義戰役上的操作比較滿意。但是戰術層麵,並州新軍雖然防得住遊牧輕騎兵的進攻,卻無法舍棄防線,向對方進攻。最後還是有超過一半的敵人成功逃走。
而且,全無種羌這邊也做了總結,他們感覺打肯定是打不過童遠軍的。可是,進入平原後,看到大片麥田和諸多村落。
不用三個時辰,隻要半個時辰就可以造成大麵積破壞,再加上真實戰鬥中,還可以肆意踐踏麥田,損失還會加劇。
換句話,胡人隻需要付出兩百饒代價,就可以摧毀幾萬畝良田,這還能搶走不少布匹、糧食。當然,在有力追擊下,人口和牲畜就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