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要對戰袁紹(2 / 2)

而且,平難中郎將張燕與他一樣,也是事發之後才知道這件事。畢竟,黑山軍南北距離太遠,交通又非常不便。

再加上各渠帥又有一定獨立性,於毒攻破鄴城之後,張燕才知道,他也沒來得及進行充分的配合動作。

輾轉回到永安以後,無畏軍都尉及以上,再加上王邑、衛覬、裴徵、裴緝、孫資、柳孚,以及呼廚泉、劉豹共數十人一同來議事。當然張既、蘇則等要主持合陽等地事務,就不專門叫過來了。

衛覬把目前形勢告知眾人,並通告了黑山軍那邊的賈逵傳來的消息。

“黑山軍上下目前比較樂觀,不管是否堅守鄴城,反正不懼怕袁紹等人。張燕那邊也在集合兵馬,不過沒有向我們尋求幫助的意思。”

楊奉出身白波軍,對於出身、地位接近的黑山軍比較同情。他出列道:“稟告將軍,袁紹是我軍大敵,而曹操又擊敗了袁術。如果我們乘著這個機會擊敗袁紹,則下大勢就穩固了。”

胡琅兒、黃於也是這個態度,表示願意出戰。

不久前,成為無畏軍第十一旅校尉的去卑,雖然得到呼廚泉給他的建議,不希望作戰,因為呼廚泉才剛剛接受部族,並不穩固。但出於無畏軍的立場,去卑也表態願意出戰。

另一邊,文士那邊態度就截然相反。除衛覬外,其他河東士族們比較冷淡,幾乎沒有發言。孫資則表示,中都等幾縣剛剛穩定,不宜派出大軍翻山越嶺遠征。一番話語,惹得軍中甚至有人冷眼看他。

童遠心中是不太想開赴冀州參與作戰的,更何況張燕等人也沒有這個計劃,如果這邊表現的太主動,有點越俎代庖之嫌。可是,總覺得有點不對,難道就這麼看著機會跑掉?

衛覬這時候站了出來,道:“袁紹、黑山軍交戰,涉及周圍多方勢力。其中,最為焦急者肯定不是我們,而是幽州的大司馬劉虞和前將軍公孫瓚。”

“劉虞與袁紹關係很密切,而公孫瓚不久前還與袁紹在界橋大戰,公孫瓚雖敗,但後來又擊敗追兵,雙方戰成均勢。他持什麼態度,如何行止我方並不知曉。”

“換句話,我方重心一直在並州,對於冀州、幽州所知不細。在情報不明的情況下,貿然出擊,恐怕並不妥當。”

衛覬話到這裡,裴家兩人都微有喜色,王邑也是不住點頭認可。

可是,衛覬突然話鋒一轉。

“然而,袁紹定然會集中力量絞殺黑山軍。之前,黑山諸渠帥能夠在臨近鄴城的地方安頓,是因為公孫瓚、劉備和匈奴等眾多敵人圍困。公孫瓚如不動,黑山軍必危矣。”

“如果袁紹沒有後顧之憂,又有劉虞的幫助,公孫瓚和我軍恐怕都難以堅持。所以,我軍應該密切注視河北動態,並且積極準備支援黑山軍。”

厲害啊,有謀士就是不一樣,而且衛覬還是尤其精於民政、刑律的能者。他出任河東郡丞以來,嚴格執法,並沒有縱容河東各大士族肆意妄為。

例如河東大士族進行人口貿易,不論是販賣中原勞力、巧匠到河套,還是購買胡人武士作為部曲、家丁,都是在夏陽與太原那邊進行,避免在河東被衛覬發現而禁止或者懲罰。

張錄看到衛覬的話起了效果,緊接著道:“這袁紹自稱四世三公,士人領袖。結果他割據稱霸,竟然攻滅了連與他一向交好,供給他糧草的冀州牧韓馥。其人竟然直接自稱冀州牧,取而代之。”

“如今,朝廷已經認命新的冀州牧——壺壽,壺壽先生目前也和於毒的兵馬在一起。據長安方麵消息,這次鄴城的事情肯定會得到朝廷的嘉獎,到時候下就真的安定了。這樣也算為前冀州牧韓馥,韓文節,討了公道。”

張錄的口才不錯,他這麼一,感覺這下的惡霸就以袁紹為尊了。與袁紹為敵,既是支持朝廷的官吏,又是為悲憤自殺的前冀州牧韓馥雪恨。

裴徵、裴緝雖然對董白、童遠沒有那麼親切,但也不會坐在這裡,還想著投靠袁紹之流。他們聽了衛覬、張錄的話,自然知道輕重,都表示不能坐視不理,看著袁紹反攻絞殺黑山軍。

童遠聽了眾饒分析,就讓無畏軍與呼廚泉部,進行訓練和準備。其餘軍屯、民屯、士族、豪強、農繼續專注於生產,這次即使需要作戰,他也不打算全部動員。

討論完要不要作戰,還要討論怎麼打。這次,就由徐榮先來介紹。

預估目前,袁紹軍常規兵力在五萬上下,如果把農、士族部曲全部召集,估計極限可以達到十萬以上。就裝備和戰力來看,應該是稍弱於西涼軍,屬於第二梯隊。

董卓入長安以來,西涼軍長期把袁紹當做潛在對手,所以對他也早有分析。在西涼軍看來,西涼、並州、幽州的軍隊,是第一梯隊。

冀州、荊州、河南、巴蜀以及司隸、三輔的兵多在第三層,其中個彆強軍算是第二梯隊。

就武將文臣來看,袁紹武有淳於瓊、鞠義、顏良、文醜等,各自統帥著戰力不俗,經驗非常豐富的兵馬。文有沮授、荀諶、田豐、審配等,全都身居要職。

袁紹軍人才濟濟一堂,一點都不為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