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情報與人才(2 / 2)

其他眾人也都提了建議,眾人展開議論,暢快發言,將可能得辦法都提了出來。

裴緝提出可以通過裴家現有的門生故吏、往來商隊關注最新動態。王邑也表示,可以聯絡王屋山地區的韓暹部,保持商路暢通的同時,交換情報。

最後,徐榮、張錄主抓這段時間的戰備,王邑、衛覬專門搞好守禦和生產,童遠統籌兼顧,其餘人各司其職。

會議結束之後,童遠深感情報有限,信息溝通不夠快。如果能夠建立一套體係,希望既能向武俠世界的丐幫一樣,廣布下各處,又能向後來明朝的錦衣衛一樣,執行特彆任務。

他發現,張錄目前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他在軍事指揮上明顯不如徐榮;在部隊建設上,肯定要先給自己讓位;發展屯田,以及搞民政,又已經有王邑、衛覬、張既等一票強人。

從能力來看,他搞道教或者倒鬥都很不錯,而且在江湖之中頗有領導力。不過,讓他直接負責宗教事務或者再接管卸嶺部,都不符合童遠的規劃。

思來想去,童遠覺得看來可以讓他建立一套低成本、布局廣,並且以以江湖人事、道教門徒為基礎的情報係統。

他做了初步規劃之後,找到張錄商議這件事。

張錄對此果然有辦法。據他介紹,他認識很多江湖朋友,他們多集中在河南、山東、淮南等地,這些人或嘯聚山林,或暫時安居於各地。

如果將軍能夠給他們一些名義或者保護,想必會有不少英雄豪傑響應號召。

道門這邊,相識的道友,多集中在並州、冀州。人數雖然不多,但多為各地有名的人士。讓他們支持將軍恐怕比較困難,但提供幫助或者情報,想來也不太難。

童遠對張錄的人脈還是很佩服的。他來到這個時代,有董白、董家和豪強子弟這個背景,又有了可靠的兵馬與民眾,更是暫時占據了大義,唯獨少了廣泛的人脈和治外的威望。

正好可以讓張錄專門搞好此事。

他有個計劃,打算先聯絡各地的江湖朋友,建立專門的情報傳遞體係。然後向他們宣傳自己治下的待遇和前景,讓他們的親屬來此加入屯戶。

在此基礎之上,選出各地品德、能力優秀者,組織一支公開的商會,並在各大城市安排會所。

公開的方麵不涉及地方諸侯的勢力,僅進行商業和服務百姓的活動,但其核心成員專門收集情報,並接受童遠方麵的調查研究任務。

這樣既不耗費太多錢糧,養活脫產的人,還能以此與各地建立穩固的情報機構。

也就是,這些商會將從事商業和服務養活自己,而實際上是屬於童遠這邊的附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