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準備破局(2 / 2)

蔡琰回道:“童君侯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不過我也有一個想法,隻是不太成熟,可能需要一些幫助。”

童遠大喜,他知道蔡文姬作為史上著名的大才女,她所想出來的辦法肯定比他這個不諳世道的武夫要強,於是虛心請教她的建議。

蔡琰的意思是她可以從事教學或者一些協助的工作,但不太想過於拋頭露麵。她可以與董白交流、談論典故,也可以幫忙代寫書信文章。

童遠聽了之後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可以讓董白稍微文靜一點,而蔡琰可以與他們這邊變得更為密切。

他覺得幫忙代寫書信文章這一點說不定可以幫到大忙。河東有衛覬、裴緝等人,三輔這邊蘇則主要忙於人才和並州事務,張既也並非以文墨出彩。

如果有大才女蔡琰出手,那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他又想到一個主意,那就是搞一個出版社。這個出版社製作竹簡和紙質書,初始資金由董家提供,具體由蔡琰主持。另外可以從夏陽等地挑選幾名支持新西涼軍,又擅於寫字的女學徒,跟隨蔡琰撰寫書籍。

他這個時候想到了印刷術,在他模糊的印象中記得有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具體如何操作他也沒有怎麼關注過。

不過,基本的意思他倒是可以描述一二。例如製作一些常用字的模板,或者重要書籍、語句的木板,具體材料根據可以方便在紙張上留下字跡為準。

蔡琰一聽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她想到文字和典籍可以不用全部由人力抄寫,而由專門的雕印方式創造,就覺得這會是一個神聖而又充滿趣味的任務。

雖然探索過程可能會有些曲折,最開始成本也會超出預期,但這件事值得花力氣,哪怕是一生恐怕也是值得的。

童遠看著這些日子以來,被家中悲慘經曆和社會等級規矩束縛的蔡琰,眼神中流露出無限光彩,就知道他的話肯定說到她的心裡了。

也許印刷術不能給他帶來巨額財富,或者為邊疆穩定和渡過時代變遷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這肯定能繁榮文化,讓更多事跡、文化記載流傳下去。

這個任務就落在蔡琰身上啦。希望她能從此事入手,一點點融入他的體係,並突破原有的等級束縛。這樣她應該能徹底走出另一條世界線裡,那悲愴淒慘的道路了。

相應的後續配合工作就交給董白接應了,她和蔡琰頗為熟絡,剛才不知跑到哪裡的她,在回去的路上一直對他問東問西。

可是得到的回答都是關於撰寫書信文章、帶領幫手抄寫書籍和探索直接印寫文字時,她還是好一陣失落。好像她原本期待著什麼似的。

童遠心中不是沒有想過兒女情長,隻是時代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壓力讓他頗為嚴肅緊張。

他一想到東南西北都是敵人,自己目前頗為自豪的發展,完全建立在恰好沒有災荒,敵人暫時未能給他造成太多生產破壞的基礎上,才能維持的。

可是袁紹、曹操要是圖謀河東呢?馬騰、韓遂要是占據雍州,襲擾三輔呢?李傕、郭汜翻臉不認人呢?

這些都讓他無法安於現狀,既然背後的匈奴舊王庭不能接受呼廚泉成為單於,那就讓匈奴人成為第一個嘗受他整個體係全力打擊的對手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