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奴隸中胡人比漢人要多,可是他們都對匈奴人無比痛恨。這兩天修浮橋僅吃一斤食物,又有十幾個人痛死累死了,而且據小道消息說,他們修成浮橋那天就沒有吃食,徹底沒用了。
他們早就心生逃遁和反抗的心理,隻是力量相差懸殊,誰也不想冒然送死。今天遭遇突襲之後,他們經過最開始的混亂之後,紛紛捉住看守,響應漢軍。
經其中頭領介紹,現在浮橋已經修好一座可以通人的,原計劃三天內再搞好兩座可以通行戰馬的,一座可以過大車的橋。
找到全部橋梁和材料後,耿清指揮奴隸渡過浮橋,安排工兵準備火種,一舉燒毀浮橋和材料。衝天的火光,在十裡以外都可以清晰看到。
匈奴有五百餘快速上馬的騎兵和幾百附庸漢軍朝著火光趕來。在他們眼中,雙方兵力相差懸殊,城中的襲擊者肯定已經撤退,他們過來是控製秩序,參與滅火的。
所以,五百匈奴騎兵甲械不整,幾百漢軍附庸抱著專程滅火的覺悟,連武器都沒有攜帶多少。
“太狡猾了!竟然把浮橋和材料都點了,這可要好大力氣才能撲滅啊。”
“是啊,我看這些材料沒戲了。要不然等到白天讓奴隸過來,交給他們好了,咱早點回去歇息歇息。”
“唉?你看那邊是不是有人影啊?我是不是眼花了!”
“我哪看得到啊?晚上沒了火把,我是啥也看不見啊!”
“嗖~”
“嗖~嗖~嗖~嗖!”
一陣陣刺耳嘶鳴聲,掩蓋一切人聲,這種鳴鏑齊射發出的聲音異常尖銳,不分敵我都會被他強烈刺耳的聲音所震懾。
鳴鏑俗稱響箭,當這種鳴鏑幾百支齊射的時候,那恐怖的聲音足以讓人短暫失聰,甚至能使人僵直、昏迷。
如果非要和後世的聲音比較的話,可以確定那聲音較像大號竄天猴,但持續力更強。實際效果有點像車輛防盜警報,數百個警報齊鳴,那場麵肯定可以亂人心智。
這種被稱為鳴鏑的箭矢,據稱由著名的匈奴單於冒頓發明推廣,一度成為匈奴人的厲害殺招。幾百年下來,已為各方所知,但依然可以在戰場上起到發號施令、殺傷士氣的作用。
去卑他們就用這種曾經是匈奴人驕傲的武器,拉開了伏擊的序幕。而且他們不僅隻射一批,而是不停地齊射鳴鏑。
這種持續的噪音,驚擾了騎兵們的戰馬。馬匹甩飛騎手,踐踏軍陣,讓突然遭到襲擊的匈奴人更加混亂。
連射了五支鳴鏑以後,去卑見好就收,帶著伏兵撤向岸邊,搭乘早已準備好的羊皮筏劃過汾水。
匈奴千夫長大怒,方才的齊射雖然恐怖,但是看人數估計不超過兩百。他這裡總計近一千人,後麵還有步兵正在趕來。人數對比相差懸殊,打成這個樣子太丟人了。
他命令手下用皮盾、木盾掩護,以密集隊形追到河邊展開對射。他這隻兵馬雖然近戰實力不佳,麵對漢軍也許會吃虧。但是對射嗎,嗬嗬!
他們追殺到河邊,看到那些羊皮筏已經靠岸,人數果然是百餘人左右。不過,他們的目光肯定不在羊皮筏之上,而是被對岸的火把、陣地所震懾。
耿清早已率領剩餘兵馬在對岸等候多時。他們也準備了皮盾、木盾,掩護射手準備對射。
既然兩邊都是弓箭手,又隔著汾水,那就對射,決個高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