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舞台隊,劇務部門就更慘了,完全就是在艱難維持,那些個服裝道具,燈光舞美全部都是湊合著,不少東西乾脆就是解放前的,根本就沒法再用了,而評劇團賬上攏共也隻是有五百塊錢,怕是連一個月都不夠。
彆說王躍不太懂評劇,就算他是專業人士,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評劇團也賺不到錢,彆說是評劇了,就是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這些一樣都是苦苦維持。
至於去京劇團當副團長就更不用想了,評劇團雖小,自己好歹也說得算,可去了京劇團自己可就真的要邊緣化了,自己又不是真的失憶了,哪裡用得著養老啊,在21世紀,自己34歲的年紀可還是純純的青年好不好?
不想就這樣混吃等死的王躍,決定對自己再搶救一下子,這才有了後邊的一係列神操作,沒辦法,既然是專業不對口,那就從專業對口的方向想想辦法。
先是拿著五年前的文件將紅星電影院那幫子家夥給趕了出去。這還能行,本來就沒啥掙錢的項目,連自己的場地都做不了主那還行?一千座的單廳影劇院,雖說賺不了多少錢,可在自己手裡肯定是好過不在自己手裡吧,最起碼,自己這邊不用再等著紅星電影院那些家夥協調場地了不是?
沒有單位包場,沒有福利票,那沒關係,咱們直接上科技與狠貨啊,王躍第一個選中的就是澱粉腸,成本低廉,製作簡單,口感良好,產品形式選擇多,還有比這玩意兒更適合這個物資仍舊比較匱乏的時代嗎?
1雞肉:0.5卡拉膠及添加劑:0.5動物油:4澱粉:4水,這個投肉量可是遠超原時空的澱粉腸的,口感無限接近純肉腸的澱粉腸在二十一世紀可是自家食品廠的拳頭產品,在澱粉腸被爆出還有骨泥前可是供不應求的,話說什麼是骨泥?所有產品都有合法手續,所有商家都接受監督合法納稅,怎麼正常生產的產品就突然人人喊打了,你現在打擊,那以前算什麼呢,這到底是廠家的錯合適關聯單位的失職?
話說回來,王躍算了一下,在1983年,一根21世紀的大規格澱粉腸成本也不過兩分多一點的樣子,就算是買一張電影票送兩根澱粉腸影劇院這邊也是絕對賺錢的。
這幾個月,評劇團這邊除了有演出的日子外,所有在崗職工都是在忙著製作出售澱粉腸,最多的一天,他們賣出了一萬多根澱粉腸,即便是最少的一天也要賣五千多根。
期間,也有人讓工商部門上門檢查,可自始至終銀海縣影劇院這邊都沒有直接對外出售澱粉腸,都是贈品,而且就算是出售也隻是對觀影的觀眾出售,本質上和汽水瓜子這些沒有什麼區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