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錄像帶問題(2 / 2)

“團長,要不咱們擴大一下錄像廳的規模吧?既能夠賺錢,又可以提高就業,咱們沒有理由不乾啊。”李春光還是有些不死心。

“錄像廳?”王躍一邊思考著,一邊輕輕敲擊著桌麵,錄像廳這東西賺錢是一定的,可是這玩意兒吧不好管理,且容易牽扯到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鬨不好就是醜聞,說不定連自己都得跟著吃瓜落,可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不賺這個錢確實是有些說不過去,也不怪李春光會這樣執著。

“是啊,彆看錄像機和電視機都價值不菲,可乾好了的話不用一年就能回本,剩下的就是利潤了。”李春光連忙將一份後勤製定的錄像廳建設計劃遞給了王躍。

“保守了,一個月五十家,一年才多少?六百家,加起來一萬兩千個座位,或許還不到,這對於咱們的擴張幫助不大,這樣吧,製定一個扶持計劃,我們出機器,出片源,出設備,他們出管理,出場地,扶持他們搞錄像廳,幫他們走個體戶手續,他們隻要保證在三年內還上設備款和錄像帶款項就可以了,當然在還款期間他們要接受我們的管理,當然,就算是還不上也沒關係,把設備和錄像帶送回來就行了。”王躍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要插一腳,很多事情吧,就算是他不插一腳也會發生,與其那樣,還不如儘力用製度去引導他們發展,至於三年以後,三年以後不是還有錄像帶的使用問題和周邊產品銷售分成嗎?八十年代也有假貨,可真的沒有那麼多,這一塊的利潤還是可以保證的。

手裡有四台電視,12寸、14寸、18寸、21寸的各有一台,都是爺爺當年用過的,也有後來買的,彆看這些電視不敢直接拿出來用,可是拆下顯像管來組裝電視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管是銀海縣影劇院的錄像廳還是家屬小區用的都是這種組裝的電視機,嗯,就連計劃中的運十改造也是王躍這邊提供的顯像管,用來幫助馬老那邊降低成本。

一天四個顯像管,加上之前積攢的沒然後刨去消耗,一年搞一千個錄像廳問題還是不大的,現在難的是錄像機,老房子裡倒是有一台索尼的老機器,可涉及到芯片組的東西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拿出來用的,最低一百美元左右的單放機,在國內賣一千多,自己買的話,怎麼想都有一種冤大頭的感覺,看來,是時候想辦法出國一趟了。

“團長,這麼優惠?是針對個人還是集體啊,有沒有什麼限製?”李春光追問,這樣的話,很多職工的家屬就都能找個活計乾了。

“個人或者集體都可以,限製就是必須有合適的場地,然後負責人和員工沒有犯罪記錄就好,什麼城市、農村、戶籍地、成分這些都不限製,當然,必要的背景調查還是需要的,就當地公社開個介紹信就行,咱們要求不高。”王躍很隨意的說道,說白了就是開連鎖店嘛,這東西自然是多多益善隻要管理得當,總是不會虧的。

“好的團長,我這就去弄計劃,然後走流程,爭取最短的時間把錄像廳開起來。”李春光連忙說道。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