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無事,王定邦是不會過來尋他的。
而王定邦畢竟是丞相,這個時候過來勤政殿尋他,保不齊便是有什麼大事。
“哈哈,瞧陛下說的。臣就不能單純過來尋陛下說說話麼?”
王定邦聞言,也是撚須一笑。
“說起來,咱們舅甥倆,也好久沒有一起好好聊聊了。”
王定邦與李元珩暢聊起家中瑣事,又提起往昔、尤其是李元珩幼時,他們舅甥倆之間的互動與趣事。
一時間,可謂妙語連珠。
王定邦不時大笑兩聲,一副甚為開心愉悅的模樣。
禦案前的李元珩,則是唇角微勾,含笑聽著,間或插一兩句話、亦或者是附和兩句。
一時間,勤政殿內,這對天家舅甥之間的氣氛,倒是狀似溫馨得很。
聊著聊著,眼見得李元珩唇角帶笑,一副心情頗好的模樣,王定邦又狀似無意的開口道:
“陛下,老臣可真是愧對你啊!”
王定邦麵露愧意,長長一歎道。
見他如此,李元珩卻有些莫名:
“舅舅,你這是……何出此言啊?”
聞言,王定邦又是一歎:
“唉,陛下,臣原本送青鸞那丫頭入東宮,便是想著能夠給你添一個可心的人服侍你。
大妹她在天之靈,也能安心。
誰曾想……
青鸞這丫頭,是個沒用的!
著了彆人的道兒,絕了生育的可能,多年來無所出,也就罷了。
還毀了容、破了相。
再有,她那個脾氣……
唉,罷罷罷,不提也罷。
青鸞是指望不上了,臣就想著,再給陛下添個可心的人,聊表慰籍。
臣之四女雖為庶女,卻性柔敏淑,最是溫婉解語的性子,若陛下不嫌棄,臣便將臣這四女兒送入宮中,服侍陛下,為陛下解語解憂吧。”
耳聽得王定邦這番話,李元珩眸中掠過一抹譏嘲。
暗道一句:
他就知道!
他就說,他這好舅舅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
這可真是應了那句——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合著他是在這裡等著他呢。
打著為他著想的幌子,想要再送一個家中女兒入宮。
嗬,不得不說,他這個舅舅,可真真是好算計!
若不是王青鸞乃是他唯一立住了個嫡親女兒,李元珩絲毫不懷疑,他會再送一個嫡女——也就是王青鸞的嫡親姐妹入宮。
這的確是他這個舅舅乾得出來的事。
畢竟,當年,母後病中時,他這個舅舅也是極力主張他那個好姨母——王敏兒,也就是如今的王貴皇太妃入宮探病的。
以至後來,王皇貴太妃在母後病中,與先帝有了收尾,氣死了母後。
母後前腳剛走,屍骨未寒,他眼前的這位好舅舅,也是極力促成王皇貴太妃入先帝後宮的。
嗬。
這麼些年過去了,他這個舅舅還是沒什麼長進。
又來這一套?
李元珩於心中冷笑,麵上則是一副言笑晏晏、如沐春風的模樣。
聞言,他便是笑道:
“舅舅的好意,朕心領了。
不過,此事,還是罷了吧。
朕後宮的人,已經夠多了。
並不想再添人。”
李元珩雖是始終帶笑,笑意卻不達眼底。
毫不猶豫的便直接拒絕了王定邦的提議。
他不是先帝,可不會吃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