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李元珩不由得心情大好,便坐在書房和寧雨菡聊起了天。
帝後二人原本正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聊著聊著,便聊起了宮內瑣事與之前聽說的宮外趣事,眼見得帝王心情甚好,寧雨菡想了想,道:
“陛下,臣妾有一事想稟。”
李元珩聞言,則是一挑眉:
“嗯?雨菡有何想說的?隻管講來聽聽!”
言罷,李元珩便擺出一副“雨菡,你快說吧。朕聽著呢”的模樣,靜待寧雨菡的下文。
見狀,寧雨菡抿唇一笑,也不矯情,當即沉吟著開口:
“提起我大胤宮內,臣妾便想到了宮中的一眾宮人。
這些宮人們,小小年紀便進宮當差,原就不易。
卻還要時常遭受主子、嬤嬤、大宮女、大太監的打罵,真是叫人不忍。
臣妾覺得應該改善宮人待遇,嚴令禁止各宮、各處、各人,私下裡打罵宮人。
若宮人犯錯,自有慎刑司定奪。”
寧雨菡對身邊的宮人,一向極好,從不打罵宮人。
然而,她卻也知曉,在這後宮之中,打罵宮人的事情,屢見不鮮。
不少娘娘、小主,長期打罵宮人,借以出氣。
大宮女、大太監欺淩手底下的小宮人的事,也不算什麼新鮮事。
小宮人們身份低微,在這宮內,乃是如同螻蟻一般的存在,壓根無人會在意他們的感受,更無人替他們出頭。
之前,廢後謝氏執掌宮務時,對這些事,也是心知肚明,可是,她卻選擇了無視。
畢竟,如她這樣的世家貴女,壓根就不會把地位卑微的宮人們當回事。
彆說去管一管,加以阻止了。
謝氏私底下,也是時常打罵宮人的。
是以,寧雨菡是第一個在昭文帝麵前提及此事之人。
聞言,李元珩的眸中劃過一抹讚許,旋即一頷首:
“嗯,雨菡,你這提議不錯。
就按你想的去做。
也無需旁的什麼,你便按照你自個兒的想法,下一道懿旨,曉諭六宮即可。”
寧雨菡乃當朝皇後。
皇後下的懿旨,這滿後宮,不敢不聽!
當然,寧雨菡在下懿旨之前,提前和自己報備商議,對此,李元珩還是很滿意的。
更令他滿意,甚至可以說是讚許的是——
寧雨菡有一顆仁慈之心。
光衝著這一點,寧雨菡就比謝氏強上千百倍。
也更適合做這個皇後。
他果然沒有看錯人!
他的雨菡,乃是發自內心的仁慈,可是比鄧氏那等沽名釣譽的假賢良,要強多了!
爭得了昭文帝的首肯,寧雨菡唇角微彎,當即自椅子上起身,向著李元珩盈盈一福:
“是!臣妾遵旨!”
她早就知道,對於她的這個提議,李元珩一準兒會應允。
李元珩並不是個暴君,對待身邊宮人,也從不苛責。
試問,這樣一位帝王,又怎麼可能縱容其他人打罵、苛待宮人?
何況,李元珩還致力於做一位名垂青史的明君。
如此,他便更不願見到宮中有這種事長期存在和發生了。
傳出去,指不定便是昭文帝的黑曆史。
給他這位皇帝陛下抹黑呢。
不過,雖然篤定李元珩會應允,寧雨菡還是要先向皇帝陛下提議,征詢他的意見,而不會自己擅專。
畢竟,李元珩是皇上,是這大胤的老大。
縱使她如今身為皇後,做了這所謂母儀天下的後宮之主,她頭上還是有李元珩這位“大領導”在的。
作為“屬下”,凡事先問一問上司,征詢一下領導的意見,總也是沒錯的。
這做人啊,最忌誌得意滿,得意忘形!
廢後謝氏和曆史上那些失寵失勢、被廢身死的皇後們,統統都是前車之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