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要看,看過之後,她還需得和他探討、給他出主意。
李元珩深深睨向身旁的人兒,眸中有笑意,更有灼灼與讚許:
這妮子,總是能夠給他帶來驚喜。
之前,她提議,規整分揀每日奏折,將緊要奏折和那些不重要的請安折子之類的分揀出來,分開處理,從而大大減少了他每日批閱奏折的時間、與不必要的工作量,便令得他驚喜。
而後,她又替他出謀劃策,完美解決了水患災情與疫情,並且一再出點子,替他籌措抵禦災情所需銀錢,亦是給李元珩帶來不少驚喜。
他知道,他的雨菡胸有溝壑,不同於尋常婦人。
她聰敏、睿智、有想法。
是個可以給他出主意、和他一起商討事務的絕佳人選。
偏偏,這妮子,還低調、謙虛,又謹慎。
事實上,在李元珩看來,她都有些謹慎得過頭了!
所以,李元珩決定,推寧雨菡一把。
於是乎,這才有了眼前這一幕。
聞得李元珩的話,寧雨菡隻得將原本正欲出口的婉拒之語,悉數吞回到了肚子裡頭。
皇帝陛下既都已經如此說了,她還能夠說什麼?
有道是,聖命難違。
她也隻得聽命行事了。
沒得奈何,寧雨菡也隻得恭聲應是,旋即恭敬的雙手接過李元珩遞到她麵前的奏折,翻開來細看了起來……
至此之後,每日帝後同在書房處理奏折時,李元珩都會將一些他拿不定主意的折子,遞於寧雨菡看,然後,與寧雨菡一起探討,而不是單純讓寧雨菡分揀折子,處理那些不重要的折子,僅僅在上頭批個“已閱”。
而帝後二人越是探討,李元珩越是發現,寧雨菡思維敏銳,才思卓越,常常會有新觀點、新看法,令得李元珩耳目一新。
也著實給李元珩提了好些可行的好主意。
對此,李元珩如獲至寶。
漸漸的,李元珩越來越喜歡讓寧雨菡和他共享每日政務,和寧雨菡一起探討每日朝政。
而對於這一切,起初,寧雨菡還有些忐忑與不適應。
生怕自己“手伸的過長”,會引得昭文帝的不滿與忌憚。
然而,她一直暗地裡觀察,卻發現,隨著她與昭文帝共議朝政,李元珩對她,不僅並無不滿與忌憚,反而,還肉眼可見的越發的滿意起來。
每每迎上年輕帝王投注向她的目光,她都能窺見李元珩這廝毫不掩飾的滿意與欣賞。
甚至,還有深深的默許與鼓勵。
如此,漸漸的,寧雨菡也便放下了心中的那點子忐忑,開始適應了這樣的模式。
每日都會與李元珩分享和探討政務,忙得不亦樂乎。
帝後二人,也越發親密無間起來。
每日裡,除了李元珩上朝、與偶爾和大臣們在勤政殿議事之外,帝後二人俱都是形影不離。
在碧桃等一眾宮人看來,陛下和皇後娘娘的感情是越發的好了!
帝後情深,簡直是好得蜜裡調油啊!
以至於,這些日子,碧桃等一眾宮人,麵上常常掛著“磕到了”的表情,俱都是一臉的姨母笑。
就連年老成精、一向老成持重的方進忠方公公,也時常直將一張老臉笑成朵菊花,同樣一臉姨母笑:
陛下與娘娘,帝後恩愛,伉儷情深。
這是好事啊!
大好事!
唉,這日子,可真是越來越有盼頭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