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太平年(2 / 2)

賊天子 漫客1 3669 字 1個月前

他就是京兆人,對於京城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是眼下這種局麵,他沒有任何辦法。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四個字。

枝強乾弱。

朝廷軍隊的戰鬥力,哪怕再強那麼一點點,有二百多年的餘威加持,各大節度使,包括韋全忠在內,都不可能做得這麼過分。

但事實就是…已經爛到家了。

倒不是說武周朝廷無能,曆朝曆代的末期,莫不是如此。

事實上,武周朝廷還能在京城附近,維持十幾萬人的禁軍,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京城內部勢力互相鬥爭的結果,畢竟京城本地人,也需要這十幾萬禁軍的“就業名額”。

“占了金陵之後,便再沒有回頭

路了。”

李雲的目光,重新落在這座大城上,然後緩緩說道:“京城那裡的亂象,很快就會傳到江南來,到時候江東各州郡,多半會再動蕩一次,這一次,我這個招討使衙門,要把整個江東,統統清理一遍。”

杜謙微微點頭,臉上也重新露出笑容,開口道:“朝廷的那個觀察使,年後應該就會到了,等他到了江東,到了吳郡或者是金陵府,見到城裡城外都是招討使衙門的兵。”

說到這裡,這位杜使君神色變得怪異起來,笑著說道:“表情多半跟我當初剛到越州一般無二。”

李雲聞言,也回頭看了看他,啞然一笑:“杜兄那個時候剛到越州,心裡在想什麼?”

杜謙摸了摸鼻子道:“自然是覺得二郎你要造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這個反似乎也的確該造。”

李雲聞言,哈哈一笑。

很快,他想起來另外一件事,開口道:“杜兄現在應該上書朝廷彈劾我了,就說我強占了金陵府。”

“朝廷說不定,就會把杜兄調到金陵來做這個金陵尹,正好杜兄正在路上的家裡人,也直接趕到金陵來,在金陵過個年。”

杜謙看著李雲,問道:“那宋禎呢?”

“江東那麼多州郡,自然有他的去處,不過還是看朝廷怎麼安排。”

說到這裡,李雲忽然明白過來,輕聲道:“是了,現在朝廷,恐怕完全沒有心思,管江南的事情了。”

杜謙輕輕點頭,緩緩說道:“既然如此,咱們也沒有必要遮遮掩掩的了,越州的事情,讓許卓二人其中一人去負責,我就留在金陵。”

“朝廷現在,也沒有閒心來管金陵府的事情。”

說到這裡,杜謙背著手,看向因為天還沒亮,依舊一片寧靜的金陵城。

“還有十天就過年了。”

杜使君神色平靜,緩緩說道:“這恐怕是,天下百姓過的最後一個太平年了。”

這會兒,淩晨的冬風吹過,李雲緊了緊身上的袍子,緩緩說道。

“我們治下的江東,要一直過太平年。”

“總有一天,天下百姓也會再一次過上太平年。”

杜謙扭頭看了看李雲,隨即陷入了沉思,半晌沒有說話。

李雲忽的說道:“也不知周家的那個公子周昶,還在不在這金陵城裡。”

杜謙想了想,問道:“二郎的意思是?”

“我在想。”

“什麼時候,我們能有底氣,有能力,去見識見識…”

“北邊的平盧軍。”

推薦一本老作者的新書!同時說一下城門的問題。

關於南京城門的數量問題,本書的背景類似唐末,但是唐朝具體有多少城門,不太清楚,明朝有十三個門,不過想了想,不太合適,決定改作八個,算是我個人杜撰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