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李園附近。”????杜謙正色道:“這樣,往後辦公,效率也會高一些。”
李雲認真思考了一番,然後看了看姚仲,後者低著頭,不敢說話。
猶豫了一下之後,他才繼續說道:“眼下,暫時沒有其他更合適的人選,金陵府的差事,杜兄還是先兼著。”
如今的金陵,其實就是“江東國”的國都,金陵尹便是李雲的京兆尹。
這個職位,相當要緊,需要跟李雲親近,而且李雲完全信任的人,才能勝任。
如果李正有能力執政,那麼李正倒是很適合這個職位,但是李正現在走的是從軍的路子,而且他多半管不好金陵府。
這事,就隻能擱置,等將來再選個合適的人選出來。
公房裡,三個人聊了許久江東的政事,等快到中午的時候,李雲才終於說到了正題上。
“關於江南均田的事情,我現在有了些想法。”
“我準備從兩個州開始。”
李雲看向兩個人,繼續說道:“首先是廬州,再有就是宣州。”
杜謙一怔,然後開口道:“宣州是上位的老家,從宣州開始,倒不難理解,至於廬州…”
李雲低頭喝了口茶,開口說道:“廬州首富,也是廬州最大的地主陸家,去年就已經把家裡所有的田產,上交給了官府,交給官府處置。”
“陸家除了是廬州首富之外,還算是我的親家,我的親家都主動將地分了出去,其他人家,便沒有什麼借口不分了。”
杜謙先是點頭,然後開口道:“上位,有沒有具體的章程?”
“那些富戶,每人名下,最多留五畝地,四五全部重新劃分。”
“分給無有田產的佃戶,以及流民,各地要重新編戶齊民,重新統計人口,丈量土地。”
“無有田產者,每人暫分兩畝地,若有剩餘,充作官府公田。”
“如果不夠分,則按照實際土地均分。”
說著,李雲看向杜謙與姚仲,問道:“我暫時就是這個想法,二位覺得如何?”
杜謙認真考慮了一番,然後點頭道:“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先在這兩個州先搞,這樣也不會有太大的反應,一旦情況不對,也隨時可以應變。”
姚仲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半天沒有說話,過了好一會兒,他突然站了起來,對著李雲拱手,大著膽子說道:“上位,屬下…屬下是不是也可以說話?”
李雲笑了:“你進了這個公房,自然可以說話,我剛才不是問你跟杜兄的意見了麼?”
姚仲麵色嚴肅,他先是對著杜謙躬身行禮,然後才重新看向李雲,低頭道:“上位,均田這種事情,不能先一個州兩個州去搞。”
“如果先均一兩個州,不僅不會降低影響力,消息很快會被其他州郡知道,到時候其他州郡的地主鄉紳,必然聚眾鬨事,甚至會不惜一切的鬨事,而他們一旦成團,便不好收拾了!”
“到時候,先搞的這兩個州,也不可能成。”
“上位明鑒,屬下以為,現在北邊還在打仗,均田的事情,要麼就往後緩個兩三年,要麼…就咬咬牙,一鼓作氣,直接在各州郡推行開來!”
“不管不顧,直接強行推行下去,這樣一來,影響力反而是最小的。”
這位四十多歲還是白身,驟然發達的中年人,抬頭看著李雲,神色相當堅決:“府公,均田這種事,不需要先在一兩個州試錯,因為均田,是不會錯的,這個時候,一定要敢作敢為!”
李雲若有所思,沒有說話。
杜謙也放下茶杯,問道:“直接在治下所有州郡推行開來,那些鄉紳地主,難道就不會鬨事了?恐怕一樣會串聯鬨事。”
姚仲再一次欠身,對著杜謙低頭道:“杜公,鄉紳地主,數量畢竟是少的。”
“隻要膽子大,直接把政令推行下去,告示貼下去,到時候如果鄉紳地主還要鬨事,那些將要被分到田地,無田無產的百姓,自會站出來。”
“有了這些大多數的支持,那些鄉紳地主。”
“便不值一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