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居前台的貓認認真真地開始了手把手的教學,她不僅僅教他們如何製作麵食,更將一些動手前要洗手、洗臉,生水要燒開後食用,製作麵食的台麵要仔細清潔殺菌之類的知識都仔仔細細地傳授給了這些民眾。
彆的玩家在遊戲裡‘傳教’,而她在一板一眼地下鄉支教,教授的還是新東方烹飪學校的課程。
好在之前開麵包店雇傭幫手的時候,吳山居前台的貓就已經教過npc做麵包,現在上起烹飪課來也是熟門熟路。
烘焙的藝術,在於份量與比例的把握。
隻要掌握了麵粉的吸水性,再固定好加入的水量,剩下的事情,就可以交給時間與科學。
吳山居前台的貓教給這些人的,是最簡單的手擀麵。
麵粉和鹽加水攪拌成麵絮、揉捏成團,放置醒麵,再揉一次、醒一次,為的是讓麵條口感更好更有嚼勁。
用粗壯的木棍擀成薄片,撒上一點麵粉防止粘黏,對折幾次,然後用刀切成一段一段。
抖散之後,再灑上一些防粘的麵粉,手擀麵就製作完成。
醒麵的空檔中,她又讓這些人接著學餃子皮的做法、天然酵母液的調製法,還有老麵的做法。
等這些學完,趁著眾人腹中饑腸轆轆,腦內滿滿當當的時候,她則在移動麵包房的爐灶上點火燒水,煮起了麵條。
這些學徒們做出來的麵條不少,吳山居前台的貓做了幾種常見的鹵子,而她自己做的那份麵條則隻用最簡單的清水加鹽調味。
各種口味的麵條被盛在小碗之中擺上了長桌,人們則被‘神明’賜予了兩根樹枝小棍。
“這叫筷子。”吳山居前台的貓親自演示了一遍,一雙筷子用的出神入化,而那些學徒們則笨拙地用各種奇怪的手勢圈著筷子,仿佛小腦未曾發育完全一般,艱難地一手挑著麵條,一手用小碗接著。
因為有著奇怪的神明濾鏡,這些學徒沒有一個抱怨這些東西難學,也沒有一個人提出“為什麼要用兩根樹枝吃麵”的疑問。在他們的認知中,神明——哪怕是‘麵點之神’這種他們未曾聽說的奇怪神明——所教導的一切都是正確的,如果有什麼東西看起來不大對勁,那必然是‘一款我的問題’。
他們認真而謹慎地用筷子把麵條扒拉進自己的小碗裡,雖然醬汁無可避免地飛的到處都是,但最重要的麵條卻是連一點渣子都沒有浪費。
所有人都從清水加鹽的麵條吃起,然後是粗獷的炸花生碎、鹽和油調製的簡單拌麵,然後是西紅柿雞蛋打鹵麵、牛肉麵、海鮮麵……
每個人都吃得珍惜而克製,每個人也都吃得滿足。
他們牢牢地記住了神明製作的清湯白水麵的本味和口感,又驚訝地發現他們製作的麵條也很好吃。
儘管有的人做的麵軟一點、爛一點,有的人的麵硬一點、韌一點,甚至有的人做的麵有些粘有些糊……但怎麼樣都比乾硬的黑麵包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