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四輛駐軍的押運車已經行駛到了遼河市的中朝公路口岸,正在經過檢查,辦理相關出入境手續。這是遼河市通往北朝鮮的陸路通道,中朝公路口岸的對麵就是北朝鮮的地界了,平時每天路過這裡的旅遊團有很多,而今天張清揚所帶領的車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到了,到了,過去就是朝鮮了!”望著對麵的遼河水,以及朝鮮境內的山丘,艾言坐在張清揚的身邊十分的興奮。
前排金淑貞的秘書李順子也很興奮,回頭對艾言說:“艾姐,我也沒來過朝鮮,這次還要感謝張書記帶我出來!”
張清揚一聽,看來金淑貞的小秘書很聰明,不知不覺中,很自然地送給自己一個馬屁。他笑道:“你們兩個彆高興的太早,讓你們兩個來是為了工作,你們要做好談話記錄,回去以後有用。”
“領導,你就放心吧,我肯定完成任務!”李順子笑道。
除了四輛押運車外,加上工作人員的車輛,此次出行遼河方麵共有八輛車。後麵的四輛軍車的外表上全部掛著紅色的條幅,字是北朝鮮的文字,當地的朝鮮族人也可以認識。條幅上的字翻譯成漢文的意思大概是“歡送朝鮮民主主義工和國難民回歸祖國”、“中朝世代友好”、“偉大領袖的友誼天長地久”、“中華人民共和國自願援助朝鮮難民”………
首車上的那幅“中華人民共和國歡送朝鮮難民團”的字眼更有衝擊力,當然,我國的漢族人是看不懂這些圓圈字是什麼意思的。“歡送難民團”是張清揚想出來的名子,他自然是歡送團的團長。臨行前,張清揚曾向陸家政彙報過一些情況,當陸書記聽完他的想法後哈哈大笑,也沒有反對,隻是叮囑他千萬小心,朝鮮人談事情時一根筋,不懂得變通。
幾輛車被條幅包裹的嚴嚴實實,車中的朝鮮人也都換上了新衣服,是那種遼河市內正規國有企業的深藍色工作服,雖然是工作服,但也比他們之前身上的衣服好很多倍。這些逃北者像英雄一樣被張清揚帶回了祖國。他們衣服的後背上也印滿了字,“中國人民愛護朝鮮難民”。
這些條幅與他們身穿的衣服,便是那天張清揚交給秘書牛翔的特彆任務,這麼做目的就是突出這些人“難民”的身份,出境後要行駛二百公裡才可以穿過山區到達鹹境北道茂山郡,所以一路上會有很多人被這些文字吸引,造成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張清揚深知朝鮮領導層好麵子,從來不承認自己國家餓肚子,有難民,更不會說自己國家每年都有餓死者。他們對外宣稱自己工業強大,經濟發展迅速等等。可一但對方來迎接的軍方領導看到這些文字時肯定會覺得是奇恥大辱,會向張清揚提出交涉,那時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辦完了所有的手續,車隊緩緩前行,由於同屬是駐軍的車輛,所以並沒有嚴格檢查,很快車隊就離開了遼河市境內,進入了北朝地界。
艾言看了看押運車上的條幅,對張清揚說:“瞧你搞得這像什麼樣子,好像誌願軍入朝似的,這麼老土!”
張清揚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對待朝鮮的領導就要用這種土著人的辦法,他們的思想水平還停留在大字報和大條幅上麵呢!”
艾言白了他一眼,不再說話了,安心欣賞著路兩邊的風景。朝鮮地區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山地,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可是習慣了我國境內大城市的工業氣味,突然來到這荒無人煙的國度,任何地方都覺得新鮮。
車隊大約行駛了半個小時左右,前方出現了一個朝鮮的軍方檢查站,車隊馬上停下來,透過後視鏡,張清揚發現駐軍的李政委已經從車上下來了,他知道遇到了情況,便也跟著下車了,同時不忘對艾言和李順子兩人開玩笑:“你們把門關好,彆被朝鮮人搶了去做老婆!”
兩人羞紅了臉,咯咯地笑著。徐誌國見領導下車了,作為貼身保衛,也打開車門下去了,走在張清揚的旁邊。
“李政委,發生什麼事情了?”
李政委擺手道:“沒事,對方過來迎接了,我們一同到前麵看看吧。”
“好吧,那就一起過去。”張清揚點點頭,徐誌國很自然地跟在了後邊。
朝鮮鹹境北道茂山郡黨政領導人過來迎接中國“歡送難民團”,同時鹹境北道邊防軍保衛部的最高指揮官野戰部隊第250師的師長金光春也過來參與了迎接,可以看得出來,朝鮮鹹境北道地區對我國的“歡送團”十分的重視。
張清揚發現對方有不少人都可以說漢語,兩方領導相互握手之後,張清揚預想中的一幕出現了,茂山郡地區的最高領導對張清揚說:“張書記,請問車上的這些條幅是什麼意思?”
張清揚微微笑道:“這是向所有人表示我國人民對朝鮮的友好。”
“我不這麼認為,”對方說道:“張書記,我認為貴方嚴重侮辱了我國政府以及人民,我國在偉大領袖的帶領下早就告彆了餓肚子的時代,何來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