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農,遼河……嗬嗬……”洪長江話說一半,就搖了搖頭,沒有往下說下去。
楊校農微微一笑,說:“洪省長,總不能就認那小子胡搞下去吧?自從他到遼河之後,遼河市就沒太平過!”話語中十分的不滿。
洪長江擺擺手,向下一壓說:“他……並不算過份。”
楊校農見洪長江興趣不大,就不再提這茬,而是問道:“老陸真要調走?”
洪長江點頭,“老陸現在心灰意冷,你……把他逼得太急了,其實他還是很有原則的。”
楊校農愕然,雖然洪長江說得平穩,但是他聽出來在對待陸家政的問題上,洪長江是在批評自己。的確,楊校農的步步急逼,以及他在遼河市的所作所為,讓陸家政退走,也許他心裡還巴望著張清揚能夠與楊校農鬥一鬥吧?
“校農,你今天來還有彆的事情吧?”洪長江談到了正題。
楊校農笑了,溫文爾雅地說:“是有點事,我想知道洪省長對金銅市市長朱天澤是什麼態度?”
“朱天澤?”洪長江的臉上有些詫異,隨後他就想到了朱天澤的父親朱文。朱文是雙林省為數不多的強勢老乾部之一,也是雙林省本地派中最有話語權的一位。他作風老派傳統,曾經還多次聯合一些老乾部對省委省政府發難,最近兩年到是消停多了。
見洪長江好像是在思考,楊校農接著說:“如果……我是說如果,朱天澤可不可以出任遼河市市委書記?”
洪長江現在終於明白楊校農為何要擠走陸家政了,看來他是要換上一位與他誌同道和的市委書記。真沒想到他能與強勢的,作風老派的朱家聯係起來,要知道朱文是典型的老派乾部,又是軍人出身,一身的匪氣,據說當年在遼河市當市長時候,曾經因為意見不和與書記乾起來。
“校農,你與朱家?”洪長江思索起來,楊校農今天帶給他的震撼太大了。
楊校農微微一笑,很是神秘地說:“洪省長,也許您不知道,朱文與劉家有仇。”
“嗯?”洪長江的眉頭緊索,不解地望著楊校農。
“事情是這樣的……”楊校農慢慢開了金口,緩緩地述說著。
聽完了他的講解,洪長江良久後沉默不語,他在計算得失。如果真如楊校農所講得那樣,那麼借助朱天澤打擊張清揚,就會成為一招妙棋,而且還不會帶上省委的帽子。要知道現在的洪長江是不可能直接向張清揚發難的,如果真要那樣,沒準就會引起高層的反感。這個時候借助朱家的本地派能量便會恰到好處,再有楊校農的加入,張清揚的前景就會危險起來,這對江南派的未來發展大有好處。
但是洪長江也清楚,無論是朱文、還是朱天澤,這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萬一事態不受控製,朱家搞得動靜太大,造成中央的反感,他這個省委書記也會受到牽連,所以利與弊他要計算清楚。
“校農啊,你的意思我明白,這樣吧……我再研究研究……”
雖然沒有得到洪長江的確切答複,讓楊校農有些失望,但是他清楚洪長江肯定會對自己的提議感興趣的。楊校農走後,洪長江把秘書叫了進來,淡淡地吩咐道:“給我準備一些金銅市最近幾年的資料。”
秘書答應一聲就忙去了,洪長江閉上眼睛,他明白其實他的心裡已經同意楊校農的計劃了。
遼河市政府的市長會議上,金淑貞正做著報告,議題一個一個通過,今天的市長會議主要是分析下半年的經濟工作以及城市規劃問題。上半年,新城區改造工程進展得很快,遼河市市區有了明鮮的改善。下半年市政府就要考慮到城市中商業區、經濟區的發展問題。
聽著金淑貞在會上認真地講述著,張清揚明白也許這是金淑貞做為遼河市的市長,所主持的最後一次政府會議了。前段時間金淑貞出席了國家的經濟會議,國內有十五位市長出席了會議,這十五個市全是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得到強大改善的城市,地理位置也全部是在東南延海,而遼河市是北方唯一入選的城市,作為唯一的女性市長,金淑貞在會上發了言,講述了遼河市近兩年發展的進程,受到了一至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