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揚不助地點頭,楊尚雲能夠想到這一層,就說明他是一個有遠見、有責任的乾部。他也湊合著說:“其實近幾年國家已經意識到了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對農民的不公正待遇,已經在慢慢的解決這一問題了。當然,這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解決的,這需要長久的堅持,隻有成為真正的國策,才能逐步改善。”
“市長說得是,說真的,我……我就是農民出生,所以對農民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楊尚雲很是感慨地說。
“尚雲,關於大豆、玉米的銷路你是怎麼想的?”
楊尚雲微微一笑,“我今天來就是為了這件事。我之前拿著南亭縣生產的大豆、玉米到省裡的科研機構進行過化驗,結果發現由於南亭縣土質的原因,這裡所生產的大豆、玉米所含的微量無素都要高於其它地方,大豆是高出油率,玉米不但是高油玉米,同時也更適合釀酒。我就想南亭縣過去的發展一直是以農業為基礎,重點發展工業,但工業十分落後,農業創造價值又不高。今後不如采取農工業結合的辦法,自供自銷,向一些國內大名牌的食用油公司以及酒廠進行招標,收購本地生產的大豆與玉米,生產出有地方特色的高營養價值的食用油以及白酒。同時我也請教過有關專家,燒油以及釀酒後產生的廢料經過科學的再加工處理,又可以成為高營養的畜牧業、家禽業的飼料。這樣一來,就會形成一種工農業的循環,這種發展模式不但排汙少,而且還很科學,同時還會增加當地農民農閒時節的工作量,讓大家有活可乾。可以創造出更大的生產價值,比單一的向外售出農作物的收入要高很多,同時也可以打出南亭縣的自主名牌,向全國推廣。自然,這需要一個長期的發展計劃,不能急於求成,更需要堅持……”
張清揚眼前一亮,他過去可沒這麼想過,必竟他不在南亭縣任職,對實際情況不了解。聽到楊尚雲的開拓性思維以後,他深受啟發,覺得這個想法完全可行,現在老百姓無論做什麼都講究營養,如果宣傳得好,重點推出南亭縣高營養價值的農作物,完全可以把南亭縣模式在全省推廣,豎立南亭這個典型,不但可以表現出黨領導群眾的組織觀念的力量,更可以體現出農民在經濟發展中的關鍵性作用。
由於張清揚在思考,便久久沒有說話。楊尚雲著急地提醒了一句:“市長,您看呢?”
張清揚這才說道:“隻要有科學的依據,做好市場分析,同時找好合作的企業,我認為可行!”
楊尚雲終於放了心,點頭道:“您說得這些都不是難點……”
聽他把話說到一半,張清揚就明白了他的心意,笑道:“你是擔心乾部中有人反對吧?”
“是的,自從我到任之後,在工作理念上與衛縣長有很大的矛盾,長久下去不利於團結,更不利於發展。當地的乾部又都……您也知道,我是一個外來戶,後娘的孩子不好混哦!”
“哈哈……”聽到楊尚雲自稱是後娘的孩子,張清揚就放聲大笑,擺手道:“話也不能這麼說,任何工作都有阻力,再說當初衛濤也是縣委書記的人選,他對你有些敵意也是可以理解的。當然了,我在這裡也可以表態,當你把相關文件出台以後,一但各項工作開始上馬,市裡會表示支持的!”
楊尚雲要的就是張清揚這句話,興奮地說:“隻要您同意,我回去之後馬上讓相關部門整理一套完整的發展規劃,到時候再請您批閱。”
“一定要嚴謹哪,這種工作大意不得,一但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有可能被人抓住小辮子,導致滿盤皆輸。”
楊尚雲明白張清揚這話的深意,點頭道:“我明白您的意思,所以想請您抽時間代表市委市政府去縣裡走走,您看?”
張清揚含笑點頭:“可以的,我是要下去走走,看看南亭縣的變化,等過一陣子吧,這幾天在忙新北區搬遷的事情,關於新址的選擇,有不同的意見,還沒有最終確定。”
楊尚雲眼前一亮,皎潔地說:“我有一個想法,我縣要引進煉油廠以及酒、飼料加工廠等一些農作物深加工的工廠,我準備在南亭縣靠近北山的位置成立一個南亭縣工業園。這就是一個大項目,不但是縣裡的事,更是市裡的事,同時需要省裡審批。我覺得不妨把白灰廠遷往那裡,這樣一來也增加了我們的話語權……”
張清揚聽懂了楊尚雲的意思,雖然心裡表示同意,但表麵上卻是說:“尚雲哪,你這麼做可不行哦,你這不明擺著向新北區搶權嘛!”
聽完楊尚雲的話,張清揚現在總算明白了新北區區委書記王昌榮反對白灰廠搬遷的原因。白灰廠不搬還算是新北區的企業,可一但搬遷到彆處,就不歸新北區管了,而新北區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拿出手的企業了,所以老頭子為了新北區的麵子才會表示反對。
楊尚雲紅臉一笑,“為了地方性的發展,我不得不這麼做,再說新北區的王書記那人……”話沒說完,搖了搖頭。
張清揚突然間想到了什麼,問道:“我記得你曾經在新北區出任過區委秘書長,應該對王昌榮很了解吧?”
楊尚雲一怔,不明白領導為何關心起這件事來,便老實回答道:“正因為了解他,我在工作上就很難支持他,所以後來就被他給調走了。這都是多年前的事情了。”
張清揚聽到他的話中有隱情,便進一步問道:“他這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