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整理出一套應用於遼河的持久發展規劃,就要充分了解各行政區的實際情況。清田縣,是遼河最落後的一個農業縣,那裡屬於山區,長期與遼河市分離。一側是山,另一側被大海包圍,山腳下就是大海,交通情況很差。就連那裡的居民,從穿衣打扮上明顯要比遼河市人落後一個檔次。清田縣不但交通不便,人口又多,過去是匪區,所以很不太平。張清揚走訪清田縣,不但帶了一些農科專家,還讓政法委書記胡保山也跟著,目的是想讓胡保山聽一聽當地司法工作的彙報。
要去清田縣,就要翻過大山,汽車在狹窄的盤山公路上行駛著,一側就是懸崖峭壁,看著那一望無底的懸崖,不由得令人心底發寒。小汪一邊開車,一邊笑道:“這公路,到是挺練技術的!”
“這條路必須修,不修可不行。沒有路,清田縣幾乎與外界隔絕,這怎麼能發展起來!”張清揚歎息道。
正值炎夏,山中卻一點也不熱,十分的涼爽,空氣也很清新。打開車窗,小風徐徐吹來,連空調都省得打了。
秘書關仁貴也說:“書記,這裡是遼河離大海最近的地點,聽說清田縣的大海由於沒受到汙染,非常藍!這裡的老百姓也很熱情,有很多孤寡老人都是烈士的家屬。”
“民風純仆,通常是落後的體現。”張清揚心情沉重地說。
關仁貴點點頭,暗中想著張清揚說這話的意思。
汽車駛向上頂,小汪說:“張書記,這裡是遼河的最高點,站在這看到的景色很漂亮,您要不要下去瞧瞧?”
“好啊,那就下車瞧瞧。”張清揚很有興致地說。
眾人看見張清揚下車了,也都跟著下車,站在這裡,遠遠可以看到海天一色,。近處的山坡是連成片的樹林,遠處則是梯田,正是萬物生長的好季節,植物顯露出勃勃生機。山上綠油油一片,遠處海天相連,山中的空氣清新撲麵,張清揚不由得陶醉其中。
“在這裡生活一輩子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張清揚感慨道,同時又對關仁貴說:“仁貴,這話可不要傳出去啊,這可和我們的經濟改革背道而馳!”
關仁貴明白張清揚這話的意思,點頭道:“是啊,一方麵發展經濟,可是有時候發展就說明著破壞,這是一種矛盾的心理。”
“嗯,發展就是破壞,這話說得好,可不能對外人道也。”張清揚揮揮手:“走吧,下山,要不然清田縣的乾部等急了。”
清田縣的乾部聽說張書記親自來調研工作,本想到縣界迎接,但是被張清揚婉拒了。可是當張清揚的車剛剛下山時,麵前還是碰到了歡迎的車隊,小車隊一字排開,很有氣勢。
這種情景,張清揚多半是不會再批評乾部了,必竟這是官場常生態,像張清揚這樣不講牌場的乾部還是少數。如果下麵的乾部真不來迎接,他們又擔心領導會有看法,這才折中了一下,在下山的路口迎接。
張清揚下車與清田縣的黨政班子握了手,發現清田的領導班子清一色是年長者,一位年輕的都沒有,最年輕的也四十多歲了。
張清揚指了指縣委書記姚宏偉還有縣長秦成功,說:“上我的車吧。”
一旁的關仁貴便說:“領導們要談工作,那我就做彆的車吧。”
“不,小關你還是需要記錄。”
“好的。”其實張清揚很少讓關仁貴回避,但有些話他是必須說的。
張清揚同兩人坐在後排,車廂內就顯得有些擁擠。而縣委書記姚宏偉又是個胖子,他一坐進去,就占了半個位子。張清揚看著他笑:“老姚啊,你這腰圍可是嚴重超標!”
姚書記尷尬地笑了笑,說:“老了,身體發胖。”
“今年莊稼怎麼樣?”張清揚問道。
一旁的秦縣長馬上說:“年頭好,看樣子收成沒問題。”
“那就好,我們農村人就靠著一畝三分地,就怕天災人禍!”
張清揚的話這麼一說,無形中就與兩人拉近了距離。張清揚又問了問清田縣發展近況,兩位黨政乾部雖然彙報得很含蓄,但張清揚仍然聽出來了,清田縣這幾年止步不前。聽他們的語氣就知道,兩個人還是舊派官員的那一套,相互扯皮。
等到了縣政府,已經是中午,自然立刻用餐。望著餐桌上的豐盛美食,張清揚搖搖頭,本想不批評的,可還是忍不住說:“我在電話裡是怎麼說的?我隻是下來看看,不要讓你們破費。你們本來就窮,我這麼一吃,不是越吃越窮嗎?下麵的老百姓在吃緊,我們在上麵緊吃,這怎麼行!”
姚書記分辨道:“張書記,財政再怎麼窮,也不能讓領導吃苦啊,該招待的還是要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