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人左右吧。”
“五萬,數字不少啊!”張清揚沉思道。
“我們邊防軍已經快顧不過來了!”習思遠皺著眉毛。
張清揚麵向陶英傑,說:“陶書記,我們地方政府也要做出一些什麼了,習司令說得對,他們邊防軍還要在戰鬥期間保護我們邊境線的安全,無暇分心管理難民。現在隻能由我們政府出資進行安排,再由習司令派出一支小部隊進行聯合管製。您看呢?”
“說具體的。”
“陶書記,我們現在首要任務是多設置一些臨時安置點,把逃到我境難民進行分批、分散管理,把他們管製在安置點中。一定要做好營養配給,不能讓他們餓了肚子,必竟其中還有不少國人。”
“我們民政局沒有那麼多帳篷,再說把他們留下,今後怎麼辦?”陶英傑不是沒想過張清揚的提議,隻是這樣風險太高,省委能否同意都兩說。
張清揚麵向習思遠,問道:“習司令,如果金角特區武裝與政府軍開戰,勝算如何?”
“失敗是肯定的,特區政府的軍隊戰鬥力很弱,更何況這幾年財政危機,士兵早就拿不動槍了,我想不出三天,政府軍就能全麵進入金角,結束戰鬥。”
張清揚滿意地點頭,對陶英傑說:“陶書記,我想結束戰鬥以後,緬南政府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安撫當地的居民。隻要他們戰局結束,我們就有理由把難民遣送回去,而且緬南政府也會願意把他們接回。必竟戰後經濟的恢複,還需要當地人的建設,以及我國商人的經營,您覺得呢?”
張清揚這麼一解釋,陶英傑心中便清楚了,但還有些不放心地說:“如果難民中有危險分子呢?”
張清揚轉向習思遠,有些戲謔地問道:“習思令,隻要把難民分散控製在臨時安置點中,我們的軍隊應該不會讓閒人四處流竄吧?”
習思遠笑道:“張市長,這個簡單,隻要把他們控製在安置點中,他們就彆想出來!”
“不過,對外我們可不能這麼說,我們這也是為了他們的安全考慮!”張清揚微微一笑。
習思遠會意,連說:“那是,那是……”
張清揚隨後認真地說道:“我的意見是準備好十處安置點,把難民妥善安置,然後由我們市委市政府向省委彙報,由習司令調動軍隊保護難民。再由民政局統一調配食品飲水等問題。同時,我們也要做好迎接大量境內外記者的準備。我們江洲市委市政府,邊防軍要讓西方記者看到我們對難民的成功安置,這便是我一開始所說的揚我國威,展現出我國人道主義精神的一麵。兩位覺得呢?”
“那具體操作起來,是不是需要組職一個緊急情況應對小組?”陶英傑基本上同意了張清揚的意見。更何況,眼下出了妥善安置好難民,也不可能再把人趕回去。這要是傳到西方國家的耳朵裡,肯定又要宣傳一通,那時候彆說江洲的領導,就是南海省委高層領導都要動地方了。
“陶書記說得對,我覺得應該向省委建議成立一個難民安置小組,由省委嚴書記牽頭任組長,陶書記與我還有習司令出任常務副組長,聯合省委外事辦,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的領導,讓大家形動起來。現在要做的,就是向省委以及軍區領導進行彙報。”說到這裡,張清揚微微一笑,對陶英傑說:“陶書記,您還兼著省委副書記的身份,基本上能當省委的半個家吧?”
“清揚,這樣吧,我馬上和嚴書記勾通,傳達一下你的意見。”陶英傑已經拿起了電話。
習思遠也起身道:“我也回去向軍區首長彙報,就按張市長的意思來辦!”
陶英傑對著電話向嚴書記大略地講了講張清揚的意圖,隨後又把電話交給張清揚,說道:“嚴書記,下麵由清揚市長補充。”
張清揚心道老陶還是挺會做人的,也難怪在這裡受到人大主任以及之前喬家那個人的擠兌了。對於一把手來說,應該要有些魄力。可是陶英傑可能是年紀大了,隻是想安安穩穩地靠到退休。對下麵的情況基本上睜隻眼、閉隻眼,因此導致他的權利分散。
張清揚細心地向嚴書記進行了彙報。嚴書記馬上拍板道:“我支持江洲市委市政府的意見,具體情況你和老陶商量著辦。記住,一定不能讓南海省丟人,要展現出我們大氣的一麵。有困難急時向我反應,缺衣少糧的我馬上安排供給,這次一定要讓媒體記者們見到我省的人道主義精神!”
“請嚴書記放心,我會和陶書記謹慎對待的。”張清揚放好電話,鬆了一口氣。
“清揚,我看協調各部門的工作就由你來做吧,你馬上召集相關人等開會。”
張清揚點點頭,老陶把這種事情交給市長處理也不算退縮。再說老陶年紀必竟大了,張清揚又年輕,理應衝在前麵。更何況接完嚴書記的電話以後,張清揚漸漸醒悟過來。按道理講,邊境地區針對類似事件應該早有準備,陶英傑在這裡做了多年的乾部,難道連處理這麼點小事都沒辦法嗎?前兩個月,金角特區就有衝突,已經有少量難民湧入。那時候,他就應該想到會有這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