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順水人情(1 / 2)

步步為贏 一路向西 5496 字 11個月前

張清揚笑著解釋道:“鄉裡隻是通知農民們今天有上邊的領導來視察,讓大家收拾一下衛生。可是沒想到這些鄉親聽到是從京城裡來的大官,都自發的過來湊熱鬨,所以啊……他們可不是來迎接您的,隻是想看看京城的大官長什麼樣!”

“哈哈……”高部長放聲大笑,雖然說張清揚這個解釋未必可信,但是聽起來卻是很舒服,關鍵是合情合理,把炮台鄉的農民說得很純粹。

汽車穩穩停下,張清揚引領著高部長下車。高部長與農業集團的乾部,還有附近的村民們握了握手,平易近人地簡單交談了幾句。一旁的攝像師正把鏡頭對準高部長,而此時的張清揚早就躲在了後麵,他深知今天的主角是誰,自己可不能喧賓奪主。

……

張清揚引領著高部長一行人來到田間地頭,農民們正熱火朝天的開著拖拉機在翻地、犁田,一切都是機械化。

高部長又瞧了瞧兩旁水池子裡打鬨成一團的兒童,笑道:“農村好啊,看看這裡,心也跟著純淨了不少。清揚,我看這裡……完全是機械化?”

“是的,我當初在農業改革建議書中就提到過,要完全機械化,不但省時省力,也可以讓農民們的思想得到進步。”

“嗯,有道理。大麵積的回收土地,我瞧這裡的農民們好像沒有什麼反抗情緒,這就很難得啊!”

張清揚望向農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傑。

徐傑會意,在一旁介紹道:“高部長,不瞞您說,現在這些農民們雖然都比較支持我們的工作,但當初可是反對啊,說我們又回到了大鍋飯時代,反抗情緒很大。但是通過農業公司的經理,也就是炮台鄉的鄉長江小米同誌細心地做工作,把農業改革的理論、實際情況,詳細地講給了農民,慢慢的農民們才接受了。”

張清揚滿意地點點頭,補充道:“江小米是大學生,三十來歲,算是新農村乾部吧,有文化,也有乾事業的衝勁兒,更難得可貴的是,她是一位女同誌!”

“哦,小江在哪裡,我想認識一下。”

徐傑笑道:“小江去準備夥食了,一會兒就會跟來的。”

高部長笑了笑,對張清揚說:“農村需要大學生啊!”

張清揚點點頭:“公務員製度正在改革,下鄉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我們領導乾部的文化層麵也越來越高,這有利於國家的發展。”

“看起來這裡的改革,整體不錯!”高部長大手一揮:“走吧,我們到彆的村走走。”

徐傑悄悄拉了拉張清揚的衣角,悄聲道:“下個村子是水稻生產村,這個……”

“去看看吧,沒事。”張清揚淡淡地說道。

徐傑心中汗顏,心說整個村子的水稻苗都沒長出來,這有好看的?難道張書記就不怕上麵的領導?他搖搖頭,深知自己無法領會張書記的心理,隻好前麵帶路。

來到下一個村子,望著剛剛被鏟平的秧田,高部長心事重重地問張清揚:“就沒有一塊地是好種子的?”

張清揚搖搖頭,實話實說道:“這一批種子全瞎了,都有問題。”

“哎,這樣的人抓住了一定要重判!”高部長望著正在鏟平秧田,為重新播種做準備的農民,緩級走了過去。

徐傑一急,便上前一步。張清揚拉住他,遠遠地跟在後麵。高部長上前同農民們聊了幾句,當得知種子的損失費用並沒有算在他們頭上時,滿意地點點頭。

又聊了一些他們對農業改革的理解和想法,聽到農民們真切的看法,高部長放心地走了回來。望著張清揚笑道:“看來你們沒有忽悠農民啊,他們對這項改革的了解還是很深入的!”

張清揚點頭道:“要想讓大家支持我們的工作,隻能先讓他們了解這項工作的含意,要不然就不好開展了。在這方麵我們提前開展了宣傳工作。”

又走了兩個村子,天漸漸黑了,調研組便回到了鄉裡,農業公司的辦公大樓也在鄉裡,是翻新的一棟四層小樓。晚飯就安排在食堂裡。地道的農家飯,很令高部長高興。新鮮的蘑菇、土雞、池堂裡的小鯽魚,看起來不倫不類,但喂道都不錯,香飄四溢。

張清揚拉著高部長坐下,笑道:“領導,償償老鄉自釀的米酒怎麼樣?您放心,度數不高,隻有十幾度。”

“那就來點吧。”高部長點點頭,揮手指著調研組的乾部說:“今天你們算是賺到嘍,這種純農家菜,你們在京城可是很少能吃到啊!”

大家都笑,看起來很滿意。不過也有人心裡嘀咕張書記太寒酸了一些。

用餐的時候,高部長請農業集團的領導和自己坐在一起,更開口表揚了他們幾句。提到種子事件時,還讓大家不要灰心,不要怕困難。高部長相信炮台鄉的乾部、群眾可以完成這項任務,交給上級一份滿意的答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