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保國離開之後,劉係推舉解東方過來整合浙東的劉係乾部。解東方與劉遠山私交很好,身為決策層的委員之一,與劉遠山、張耀東幾人代表著當今劉係的中堅力量。讓他來浙東平衡北方派與江南派的關係,也是為了穩定著想。這兩年來,解東方與李誌學合作得還不錯,雖然免不了政治家之間的博弈,但那是大環境下必須的競爭,並沒有引發他們私人間的對抗。對於省政府的工作,解東方基本不插手,他隻是緊抓人事;而對於省委工作,李誌學也很支持,對解東方個人也表示出了支持。必竟解東方屬於黨和國家領導人那個階層,李誌學和他整整差了一個台階。
當初在浙南深受張耀東喜歡的齊越華來到浙東出任常委、副書記之後,齊越華在派係內的地位蒸蒸日上,受得劉係幾位大員的推崇,更是未來李誌學競爭浙江省委書記的有力對手。當初劉係把齊越華與丁盛這兩人分開,是一招妙棋,現在這兩人都成為了張清揚身邊的有生力量。當然,也許從張清揚本身來考慮,他們的升遷可能會危急到張清揚在派係內的地位。還好,這兩人很有分寸,基本上默認了張清揚是第三代領軍人的身份,要不然也許就要受到派係內部大員的打壓了。
現在,浙東官場也流傳著另一種說法,說是等下屆解東方入主中央之後,李誌學基本可以穩坐省委書記的位子,齊越華應該會被安排省長的位子。不過浙東省的常務副省長比齊越華還要年輕,而且學問又比他高,很可能會成為齊越華未來的對手。總的來說,齊越華在浙東的位置不像丁盛在南海那麼舒服。這不是能力造成的,而是浙東的政治地位高於南海,競爭也就強於南海,必竟曆任浙東省委書記都是決策層的委員。
齊越華的現狀令張清揚很是同情,他的上升路之所以這麼難,也和他的個性有關。當初在浙南,張耀東是很想把他培養成省長的,隻是他太年輕,目中無人,連丁盛都沒放在眼裡。由於傲慢,使得高層對他不信任,張耀東才不得不把他放到浙東出任賀保國的助手。賀保國一走,本以為齊越華會有機會,可是他上升阻力太大,又被壓下來了。從齊越華身上,張清揚也看到了自己,他這些年也算是站在風口浪尖、風光無限,要想今後進步,就要收斂一些了,必竟不滿四十歲的正部級官員,實在太顯眼了。
張清揚與李誌學的談話很輕鬆,就像嘮家常一般。李誌學麵對張清揚時並沒有擺省長架子,因為那不需要。氣氛很輕鬆,兩人還聊了一些敏感話題,甚至李誌學直接大膽地表達了看法。就拿飛速發展的高鐵事業來說,李誌學就表示了反對,他說高速鐵路事業是在逼老百姓替政府買單,那些出外打工的農民工如何坐上價格昂貴的高鐵?更令他不解的是,鐵道部竟然停運了普通特快列車,在他的嘴裡,這簡直就是搶錢!他的某些看法,到是與張清揚不謀而合。
談到巡視組的工作,張清揚便笑道:“李省長,我們巡視組這次下來,有意沒有到蘇海市,就是想看看金寧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前提下,政治環境是否也得到進步和提高。現在老百姓越來越有智慧了,不是一句兩句官方辟謠就能令人相信的,這對我們執政黨的乾部是一種考驗,特彆是對經濟發達地區,我們的政治就要更加開明啊!”
李誌學笑道:“你這話說得很對,在我們延海經濟發達地帶,老百姓對政治的關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聰明。可是我們有些乾部的思想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把老百姓當孩子糊弄,這就是矛盾發生的根本原因。說句良心話,我舉雙手讚成你們去金寧,金寧這幾年的經濟總量都超過了省城,需要你們的考驗和鞭策啊!我不怕下麵的乾部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就怕他們知情不報,藏著掖著,埋藏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
“你能理解就好,巡視組的工作不是為了處理乾部,而是要從側麵起到警醒、鞭策的作用。”
“張部長,你不要有什麼負擔,該怎麼辦就怎麼辦,我還真希望你能查出金寧的問題,要不然金寧的乾部都把尾巴翹到天上嘍!”
“嗬嗬,金寧經濟發展這麼好,乾部們高傲一點也沒毛病嘛!”見到李誌學的心態這麼好,張清揚也就放心了。當然,如果張清揚不過來聊聊,也有可能他就不這麼想了。
“正好你來了,有件事我要和你說。我們本地乾部,有不少人想引進你的新農業發展理念,也搞兩個新農業示範區試試。浙東工業強大,農業相對而言也不落後,浙東農業如果能夠在你的新農業發展理念的引導下,肯定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任何改革都是緩慢的,不能一刀切,要應地製宜,這項工作是長久性的工作,不能急。這兩年江洲的示範區就出現了不少問題,我們要根據本地農業的經濟環境來定調子,從實際出發。”
“那晚兩年也好,到時候等這項改革成熟了,我們就直接撿個大便宜!”李誌學就笑了,他聽懂了張清揚的意見,看來這位年輕人一點也不浮躁,可不像有人些評論得那樣喜歡到處煽風點火,搬弄是非。
李誌學早就安排好了午餐,直接送到了家中。用過午餐,已經是下午了。餐具撤了,兩人喝起了飯後茶,談話就轉移到了巡視組的工作上麵。李誌學看了張清揚一眼,笑道:“聽說畢生輝惹了點麻煩?”
張清揚說道:“是啊,說來也巧,正好被我們撞上了,雖說這件事看似和他無關,不過……”
李誌學點點頭,說道:“畢生輝現在……成了浙東的大麻煩啊,畢強老書記身體不好,我們都擔心他受不了打擊,所以……”
兩人都是話說半句,但雙方都明白對方想表達什麼。兩人相互望了一眼,除了搖頭歎氣,不再說話。
又坐了一會兒,張清揚起身告辭,李誌學能抽出半天的時間陪他,又在一起吃了飯,這已經給了大麵子。一省之長,時間都是按分秒計算的,張清揚可不想打擾了人家的正常工作。
李誌學想拉張清揚多住幾天,張清揚婉拒了,同時笑道:“晚上去看看東方書記,明天就要回金寧主持工作了。”